包拯(二)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4-03-23 02:56 被阅读0次

真宗景德年间,宋廷在河北洛州设有马监,当地主管马政的群牧司试图收回中途用于耕种的土地,但百姓不愿起迁。

包拯得知这一情况,上呈朝廷疏陈,指出不应废弃河北良田,而应让人民继续耕种和租赁土地。

经过考察后,仁宗诏令归还给民众。

包拯在河北出使约半年,处理汴河粮纲北运和冀、博、深三州兵马南移等问题。同年冬天,又被派往陕西负责盐法。

庆历八年(1048年),陕西路刑狱提点兼解盐使范祥提出执行通商法的建议,即让客人停留在沿边九州的军城寨,缴纳监钱,购买粮草,并申请解盐。

“通商法”实行初期遭到了反对,包拯从“民本”思想出发,深入剖析了盐法的利害。次年到陕西后,包拯反复上表论述,支持范祥提出的通商法。

宋廷最终采纳。“通商法”实施数年,商人贪贾者无所侥幸,关内人民能够安定发展,公私皆受益。

皇佑二年(1050年),包拯由三司使改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他对政令得失,大臣好坏,都敢忠言直谏,有名的“六弹张尧佐”就是此时发生的。

张尧佐为张贵妃伯父,其人无真才实学,极善投机钻营,讨好仁宗,被授四项要职,满朝皆惊。

包拯尽力规劝,仁宗迫于舆论压力,免去了张尧佐的景灵官使和宣徽使两项要职。同时还规定了一条:凡是后妃家庭成员,今后不得担任国家军政要职。

皇祐四年(1052年)三月,包拯外任河北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他又向朝庭提议:太平无事时把军队调到内地,没有得到批复。

数月后,包拯转任高阳关(今河北高阳东)路安抚使,同年七月,调知瀛州。各州用官府的钱做买卖,年累计亏负十多万,都上奏加以除去。

包拯因丧子,请求在政务清简的州郡任职,遂改知扬州,又转知庐州,并加刑部郎中。

至和二年(1055年)十二月,包拯因担保推荐官员失误获罪,贬官兵部员外郎、知池州(今安徽池州)。

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复职刑部郎中、知江宁府。同年十二月,被召任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

(资料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合肥:包公祠-“黑脸包公”-文字与图片

    本集关键词: 包公故里 、包拯家世、包拯诗词、包拯实葬墓揭秘、 包拯身后的千古奇缘、包公故事在...

  • (历史的镜子散文诗组之二章)★为包拯点赞

    (历史的镜子散文诗组之二章)★为包拯点赞 ————————————————————————————————————...

  • 千古一帝┃第五章 清官包拯

    仁宗年间名臣辈出,其中最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便是包拯、包青天。 包拯,字希仁,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出生于庐州...

  • 包拯

    如果正义是一把尚方宝剑 一切猖獗黑恶势力 使他们无法在地球有喘气的机会 而自取灭亡

  • (包拯)

    一 铁面无私包青天, 丹心一片审民怨。 龙虎狗铡斩奸恶, 古今美名传人间。 二 包拯威严坐大堂, 张王马赵立两旁。...

  • 包拯

    长得黑 只能说明我是一个很阳光的人 ————包拯(・ˇ_ˇ・)

  • 包拯

    随着范仲淹新政的失败,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不堪。特别是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得无厌,社会风气十分污浊。一些皇...

  • 鲁达进宫(11)

    回到府中,包拯想起范纯仁。当初范仲淹与包拯是政坛对头,范仲淹几次被贬都因包拯弹劾,政见不同,但各自为公,范仲淹并不...

  • 《包拯传奇》 包拯IP的再生产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都再关注“后浪出版社”出的图书。 发现了去年出了包拯系列的第二部——《包拯传奇2:孩子王》。在20...

  • 天气太热了看看冷笑话(5)

    包大人系列 1.包拯与展昭初见面。 包拯拱手:“在下开封府尹包拯。” 展昭还礼:“在下南侠展昭。” “没人会把你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包拯(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ua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