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执中说,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等待孩子的感激,而孩子一辈子都在等待父母的道歉。
有多少次满怀希望从外地奔赴家乡,又有多少次带着遗憾和伤感愤然离开?
有的时候真的很想脱离他们,可真的要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被牢牢地拴在了亲情这条永恒的诺亚方舟上。
中国式教育造就的一个最大骗局就是:只要我不说,ta便不会知道,只要ta不知道,ta就能快乐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66556/af3e8a6ef4bbada0.png)
前些天见了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A,饭局之余说了些掏心窝的话,她说已经很久没有回家和父母团聚了。
她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在A上初中、14岁左右的年纪时,A的妈妈因为乳腺瘤住院了,虽然是良性的,但需要动手术才能治愈,而那时候A正在备考中考,A的妈妈便没有告诉她。两个星期后A的妈妈出院,回家给A做了满满的一桌菜,A说她不记得原因了但只记得晚饭的最后,她和妈妈吵架了。
后来她说她每每回忆起这件事,只记得妈妈反复地哭着说:“妈妈在医院住了那么多天,你连关心一下妈妈都没有。”可事实是,那时候地A甚至不知道妈妈在医院做什么,什么病,手术的严重性有多大,没有任何一个人告诉她。她说她的妈妈隐瞒了她这些事情,是想让她好好复习考试,可是她的妈妈却没有办法同时抛弃需要别人关心自己的心。
所以,如果真的需要关心,何不告诉A一些简单的情况呢?如果为人父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又何必要试图掩饰呢?
我发现大多数的父母都活在一种自我感动的幻想里,在他们得世界里,只要我没有告诉孩子事实的真相,孩子就能无忧无虑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且在事后突然知晓事情真相并对他们的做法感激涕零,但事实恰好相反。
我的另一个朋友S,在她七八岁的时候她的父母便离婚了,却没有告诉她,直到她16岁的时候偶然从家中翻出一张父母的离婚证,那一刻她的世界崩塌了。
那之后她才想起来很多以前认为很奇怪的事情,比如爸爸妈妈总是吵架、感情总是不好,比如爸爸经常夜不归宿,比如妈妈总是对着她默默地叹气。S说,她不知道如果七八岁的她知道了父母离婚的事情之后会怎样,但她知道自从父母离婚之后,他们过得并不幸福。有些情绪不是你认为能控制就真的不会影响到别人的。
后来S说,她真的希望小的时候妈妈能告诉她事情的真相,因为那样她也许能尽力地给到她一些安慰,而不是到现在,只要一吵架妈妈就会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做这些不都是为了你吗?”
做这么多,都是为了孩子,所以父母一生都在等待孩子的感激,可S说,她这一生都希望妈妈能因为离婚这样很多隐瞒自己的事情向自己道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66556/a3e71186f54118f9.png)
本着保护的初衷,却在给子女最大程度的伤害。
网络上有一句话
我们中国人的家庭关系最拧巴的一点,就是当面拒绝沟通,背后默默奉献,把这种一方被瞒在鼓里的情况,当作感动。
长大后的我们,因为童年父母没有提前告诉我们的事情而在叛逆的道路上越来越远,我们总想逃离父母的羁绊,却总是无法挣脱枷锁。
家庭和父母带给我们的,超越了枷锁形成的桎梏,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曾经的不告诉,现在的不信任,以后的不理解。
所以,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真的当成一个平等的角色去告知、去引导呢?为什么非要自作主张地隐瞒、最终只能感动自己呢?
要知道,“不告诉”不等同于保护,那只是自导自演的一个名叫“我爱你”的剧本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