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冬至”这一天叫做“阳回”意思是“阳”开始回归了。为什么说是“阳回”呢?
“阳”作为一种从太阳上来的资源,白天源源不断地积累(收入),夜晚则不断消耗(支出)。
“阳”自“秋分”那天以来,白天收入逐渐减少,夜晚支出逐渐增多。到了冬至这一天,“阳”的白天收入达到最少,夜晚的支出达到最多。从这一天开始,“阳”的白天收入开始增加,夜晚的支出开始减少,所以叫“阳回”。虽如此,但依然是每天入不敷出,因此,气温还在每天继续下降。从时间上来讲,一直到“春分”的那一天,才能达到收支平衡。但是从“阳”的数量上来讲,可能到大寒以后,立春以前就平衡了。怎么证明呢?这段时期梅蕊萌发了,说明温度开始上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