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电影的票房很感兴趣,前段时间上映的《摆渡人》,口碑扑街,但票房接近5亿,成为王家卫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这个数字2倍于《一代宗师》。
我随即到影院门口做了一个简单的调研,收获大概二百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 不到10%的人,是先看过影评或是被别人推荐,才会来影院观看;
2. 90%的用户,是直接打开美团、猫眼、支付宝等应用,甚至走到电影院,才看排片有什么、演员是谁、海报怎么样…现场选一个去看。
我爱看电影,口味又不算太挑,大多在一部电影上映前的几个月甚至一年,就会关注到,所以任何时候,都知悉影院在上些什么电影。所以我脑海中,就算你不经常用豆瓣,微博、朋友圈、周围热议…到处都是电影的信息,所以主动搜索电影信息、自主预判影片质量、自主选择电影…作为半个“文艺青年”,半个“知识分子”,这个流程于我而言,就是天经地义的。这也就导致我一直关注票房和口碑,也一直难以理解票房与口碑。
我想结合一个数据,大概能让自己更理解一点:微信用户平均好友数是30人,而我的好友足足是这个数字的20倍。那么那些处于平均水平的大多数,在他们自己的朋友圈,或者熟悉的信息链路里,应该没有电影评论的。所以大家还是在消费场景里,被片面的宣传与很少很少的信息裹挟,然后临时选择的。
周末腾讯视频里打开电影,特意又看了一遍《摆渡人》,除了背景里几首老歌,还是对这部电影没什么共鸣。所以决策信息不完整的大多数,才是票房的主力军,而口碑,可算作是专家级别的。
开头提到,接近5亿票房的《摆渡人》成为王家卫历史最成功的电影。哪里成功?票房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