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趣谈
太平天国:李秀成崛起经历,值得很多普通人借鉴

太平天国:李秀成崛起经历,值得很多普通人借鉴

作者: 岩岩说史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08:30 被阅读0次

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忠王千岁,他留下太多的笔墨。

那么,李秀成给你们什么印象呢?是他十天之内写完六万字的自述,还是厮杀44天的雨花台之战呢?

笔者看来,李秀成最引以为傲,也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的成长经历:努力、坚持,不言弃,苦苦等待机会,值得人多人借鉴。

从李秀成自述书中,我们知道李秀成、陈玉成都是藤县人,是如假包换的老乡。

李秀成自己也说,他比陈玉成大14岁,但经常在一起玩,也是蛮有意思的。

相对陈玉成而言,李秀成的起点更低,成长也更艰难。

李秀成8岁时,到私塾读书,跟着舅舅学习,2年后无法交学费,又从私塾中回来。

舅舅帮忙,李秀成可以在私塾当帮工,一边干杂活补贴家用,一边“偶尔”学习。

帮工的收入不固定,家里没了劳动力,更加贫困。不久,李秀成回家,春季种兰,秋冬烧炭去贩卖,艰难度日。

李秀成自己说:“那时生活贫困,度日艰难,吃了这顿没下顿。”

但是,即便生活艰难,李秀成依然不愿意放弃读书,平日里看三国与水浒,增加见识。

1851年9月,罗大纲率兵攻克永安,李秀成、陈玉成几乎同时来投奔太平天国,当一位小兵。

陈玉成的平台,显然比李秀成高。陈承瑢,陈玉成的叔叔,颇有文化,又是东王杨秀清的亲信,后则是首席文官。

平台给力,陈玉成又年轻,故而建功立业的机会比李秀成多。

从永安到定都南京,陈玉成是“童子军”首领,平日里征集粮草,充当敢死队。

1852年12月,太平天国首次攻克武昌,陈玉成率先冲入缺口,为大部队当“炮灰”,却名声大噪。

定都南京后,陈玉成参与西征,与韦俊两次攻克武昌,然后转战江北,与湘军厮杀,得以位列“丞相”。

同一时期,李秀成又做了些什么呢?

胡以晃西征,李秀成跟着去安庆治理地方,秦日纲接替胡以晃,李秀成还是治理地方。

不久,杨秀清调李秀成回京,相继在高桥门、仪凤门外练兵,防守营垒。

李秀成自述书中说:胡以晃、秦日纲、杨秀清都很信任他。但是,并未看到李秀成得到提拔,或者上战场立功。

江北之战、庐州之战、田家镇之战、九江之战、湖口之战、反攻武昌之战。这些经典战斗,陈玉成都表现抢眼,李秀成却不能参加。

李秀成依然默默无闻,但他没有怨言,相信金子总会发光,老老实实工作。

安庆治理,李秀成不辞劳苦,任劳任怨,把工作做好。守卫营垒,就挖掘壕沟、构建栅栏与堡垒,尽量修得“固若金汤”。

李秀成的努力没有白费。1856年,杨秀清决定拿下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便组建秦日纲军团,发起东征。

东征阵营相当豪华,陈玉成、李秀成等“五丞相”都参战。此战,陈玉成表现最抢眼,李秀成也不错。

陈玉成孤舟冲杀,进入镇江,与守将吴如孝商议内外夹击作战。李秀成则夜色渡过汤头,截断敌人退路。

不久,石达开军团北上,与秦日纲联手,两大营第一次被摧毁。接着,秦日纲继续东征,李秀成跟随。

本以为前途似锦,但现实让李秀成再次进入了谷底,却也创造新的机会。

1856年,天京事变,提拔栽培李秀成的杨秀清、秦日纲都死于内斗,石达开则率兵离开南京,自己单干。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李秀成没了依靠,且手中兵马不多,在朝中没有什么话语权。

陈玉成、李秀成,号称太平天国后期顶梁柱与双子星。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李秀成都是协助陈玉成,自己没有多少本钱。

1857年,桐城之战,李秀成打不赢清军,立刻书信陈玉成,邀请他一起参战。

随后,双方在枞阳开会,陈玉成主要承担外线机动作战,消灭清军主力,然后解除城池之围,事实也是如此。

桐城大捷后,陈玉成负责安徽、湖北两大战场。李秀成则回到江北,负责浦口、江浦的防守。

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韦俊、李世贤在枞阳开第二次会议,决定对江北大营、湘军的作战方案。

接下来,太平天国发起浦口之战、三河之战、舒城之战,斩杀清军数万,包括7000湘军老兵。

这些战斗,陈玉成依然是主角,李秀成是配角。如此,陈玉成册封英王,李秀成啥也没有。

陈玉成册封英王,李秀成内心五味杂陈,非常憋屈。此时,李昭寿的书信,以及薛之元的叛降,让李秀成有理说不清。

李昭寿,号称清朝吕布,反复无常,是李秀成将他拉进太平天国,后反叛。薛之元也是如此。

李昭寿、薛之元把江北四座城池送给清朝,又书信劝降李秀成。如此,洪秀全非常恼火,便阻止李秀成过江。

李秀成守孤城,清军进攻的同时,自己人又不理解,处境非常孤立。

但是,李秀成没有怨言,他依然坚守自己的本分,终于换来洪秀全的认可,册封忠王,寓意“万古忠义”。

这段艰难的岁月,李秀成在自述中大吐苦水,说:“当时我名声为显,处处为英王算计。”当助手而已。

早年艰苦的生活,造就了李秀成“外柔内刚”,却永不言弃的性格。他一直等待机会。

1860年,李秀成、洪仁玕、陈玉成经过商议之后,采取“围魏救赵”战术,解除京师之围。

李秀成奔袭杭州,李世贤攻打湖口,和春、张国梁分兵救援。此时,李秀成突然从杭州杀回来,与陈玉成联手,彻底打垮江南大营。

旋即,陈玉成、李秀成一起东征,夺取了苏州、常州。此时,李秀成有了新的基地,朝中话语权更大。

李秀成给自己挣来机会,但夺取江浙广大地区,仅仅依靠自己手中的人马是不够的,他需要陈玉成协助。

陈玉成的精力在安庆,他要抵御湘军,也希望李秀成能配合西征。但是,李秀成不乐意,双方不欢而散。

洪仁玕出面,协调关系,李秀成才答应西征武昌,却也不积极,不想为陈玉成火中取栗。

1861年4月,陈玉成抵达武昌郊外,李秀成才动身,却把精锐留在苏州、常州,带着一帮新兵慢慢出发。

李秀成此举目的何在?他在自述中说:江西、湖北有天地会起义,他们邀请我去,顺便招收他们。

李秀成一路走,一路招兵,到了武昌已经有了十几万人。此时,陈玉成已经返回安庆,李秀成便放弃攻城,返回江浙。

回来途中,李秀成碰到了北上的石达开军团十几万人。脱离石达开的将领,基本都参加了李秀成军团,并进行第二次东征江浙。

翼王军团的加入,李秀成所部实力迅速提升,具备了跟陈玉成抗衡的资本。此时,距离永安参军9年,距离天京事变5年。

李秀成如愿以偿,再也没人敢小瞧他。凭借着江浙财税支撑,以及数十万大军,李秀成就是太平天国的顶梁柱。

从个人成长角度看,李秀成是成功的,他出身寒微,缺乏背后资源,却任劳任怨,从不言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会眷顾那些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李秀成崛起的经历,是广大普通人的模板,值得学习。

相关文章

  • 评太平天国大将忠王——李秀成之传

    说到太平天国,人们普遍知道洪秀全,但今天我想讲讲对于太平天国来说,不可或缺的大将忠王——李秀成。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

  • “童工”的创业史

    “童工”的创业史 ——多彩英雄李秀成 题记:不过一死罢了!——李秀成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可以算是一个颇具理想主...

  • 历史每天一得(8.9)

    太平天国“秘密”被揭发,弊端彻底暴露! 李秀成兵败后自供书中的“秘密”就隐藏在它的字里行间... 关于李秀成的自供...

  • 一切改变,从一个老师说起

    太平天国有个出色的将领叫李秀成,李秀成木炭工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被曾国藩俘虏的时候,曾国藩让他写一份供状,这就...

  • 巧设计谋

    转眼来到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经历自相残杀之后,天王洪秀全盘踞已经岌岌可危的天京,忠王李秀成奉命北渡长江“...

  • 威震天地,善摧大敌,英王陈玉成力扶危局

    1858年8月,陈玉成与李秀成在安徽枞阳主持太平天国军事会议,各地守将云集,军势复振。 枞阳会议,是太平天国后期一...

  • 城市,太平天国的致命诱惑

    1860年是太平天国后期战绩最为辉煌的一年。 这年5月,经过两个多月苦战,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陈玉成率领大军,以围...

  • 《陉山夜话》“忠王”李秀成

    太平天国时,李秀成26岁加入“拜上帝会”,28岁参加“圣兵”,36岁被“天王”洪秀全封“忠王”,...

  • 曾国藩裁撤湘军

    2021-01-15曾国藩裁撤湘军湘军攻破江宁城(现南京)活捉太平天国真忠军师李秀成,基本实现了清庭的战略任务。曾...

  • 理想和现实

    太平天国杨秀清用附体神化自己。我用正人君子粉饰自己。理想是不值得的。现实中杨秀清是普通人。而不是天父。愁苦的普通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平天国:李秀成崛起经历,值得很多普通人借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s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