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哥对应的是碎片阅读,虽然章鱼哥七手八脚的可以获取的东西很多,但不代表我们可以漫无目的的去阅读,我们需要带着目的和兴趣从一堆内容里找到自己想要的。
那么碎片阅读的核心是什么?
概念!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概念,再讲它们重新组合。这个方面做的很厉害的就是李笑来老师,他的书、公众号等所有渠道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把概念梳理出来。
所以当你知道的概念越来越多,你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见解也就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你看问题的思路、层次和角度越发通透、有深度和广度。
李笑来老师在书里说,如果一个人是操作系统的话,那除了我们学习的方法论,我们的核心其实还是概念以及概念的关系。比如,你怎样理解金钱、阅读、学习、自由、爱情、努力,这些概念看上去很抽象,但正因为抽象,所以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一样,当我们去行动的时候就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
so,我们以一种热爱的态度去看待阅读这件事,那么这件事就摆脱了枯燥,变得有趣起来。
学会收集概念
作者提到了一个伞兵思维,就是他从收集的一张图片里提炼出来的概念,从而得出了即使成功率很低的情况下,又被各种因素包围了,我们也要做出随时准备进行“突围”。这种思维同样适用于创业。
另一个概念是绿灯思维,就是你开车在一条路上不可能是等全部都是绿灯才通过,而是遇到一个绿灯先通过,前进一点遇红灯就停下,等待下一个绿灯。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往前行动,而不是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行动。这个思维同样适用于创业。
保持了历史最高击中率的美国棒球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不打在核心区域的球他根本都不挥杆,所以在面临选择的当下,除非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一环,否则我们就不出手。
一个李笑来老师关于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总结:
①看他是否有清晰准确且足够多的概念。
②对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联是否足够了解。
③看他是否有系统的方法论。
④看他是否有成功的经验。
③和④是在我们形成了概念的连接,建立了一些知识体系,有了一些知识结构,有了一些成熟的套路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讲到这里我们知道碎片化阅读是需要对概念进行梳理,那么具体操作呢?需要用到一些工具!
印象笔记!
它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登陆,它支持得到、微信、网易一键同步保存。
收集来的碎片化内容需要进行转化,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两个途径,一是课程,其次是图书。课程的话老师会有整理出来的结构,便于我们理解,图书的话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拆解、提炼、重组。
碎片阅读的方法有三个步骤就是提炼➠链接➠融合。把觉得重要、有趣、有价值的部分提炼出来,使其和我们自身产生关联,加上我们的标签和说明,再进行拆解重组,最终与我们融合。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碎片时间,明确学习来源,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文中还提到两个工具:
萝卜书摘,就是可以识别书上的字转化成文字并创建成书摘片段。
概念卡片,自己用白卡做。
作者碎片知识获取来源:“知乎日报”,“即刻”,“简书热门”,“得到”的专栏。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