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金观涛的《系统的哲学》读书摘要

金观涛的《系统的哲学》读书摘要

作者: 行者7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20:28 被阅读5次
金观涛的《系统的哲学》读书摘要

序言 哲学家的内心独白

及第1篇人的哲学一论“客观性”

第1章理性在困境中

1罗素在谈到他早年进入黑格尔哲学的经历时曾经说过,他告别黑格尔的体系是有一种从监狱里逃出来的感觉。金观涛说我深有同感

2辩证法大多是一种歧途,是一种古典思想不成熟的错误,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承认形形色色其他哲学流派的合理性。

3德国科学的起飞是和清算黑格尔体系联系在一起的

4金观涛5年从从哲学到科学。都是为了研究辩证法,为了吸收科学的精神和营养。到头来发现是一场梦都是虚妄。发现自己一切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

5他同时又认识到他自己哲学上的感受迟早会被整个社会感受到。

6在常识看来主观唯心论是站不住脚的,因而在不脱离常识的宏观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经典物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主观唯心论在科学界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但随着人类认识深入微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像是自己否定自己,那种在常识上显而易见的唯物论,居然解释不了电子奇怪的行为

7,电子某种确定性质的存在是因为我们观测到它,我们不能离开人的感知来谈论事物的性质,那种独立于我们感觉和意识之外的客体或性质只是一个古老的幻梦。

8.关于第7条的观点。爱因斯坦不承认。爱因斯坦承认量子力学的全部科学成果,但是不敢苟同他的哲学解释。他说。电子这种不同于我们客观客体的种种特点,一定是其他一些我们尚未知道的因素造成,我们不能放弃外部世界客观存在这一哲学基础

9.贝尔不等式的证明。人类历史上第1次用科学试验来鉴别哲学观点:月亮在无人看它时确实不存在。

10.贝尔不等式的通俗理解:两个一样的球,密封另外一个送到火星。假设我们在地球上的这个球打开的方式,决定球的颜色。以a方式打开,球是红的以b方式打开球是蓝色的。结果表明。无论我们用什么方式打开地球上的球。火星上的另一个球呈现出同样的颜色。

11.本体和本体的性质之总和是等价的,因此否定性质之客观性就会动摇本体之客观性。自古以来,哲学家都在做如下一种抽象,认为可以把性质一一抽掉,抽至无可再抽时还称“某物”它就是本体。这个本体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形式),是一个空洞的抽象。

12.否认客观性。于是产生了一个悖论。科学不正是建立在一切理论和观点,都要用事实来证明这一基础上的吗?物理学家思想家普朗克说:一,存在着一个独立于我们认识过程的真实的外部世界。二,真实的外部世界往往不是可以被直接感知的。

13.抛弃物质的客观性。一,量子力学是科学的前沿,前沿碰到的这些问题必然意味着后继者也会碰到二三十年来,无论在心理学控制论认知过程,神经生理学等等甚至在历史研究领域都碰到类似的问题。二,19世纪世界客观性往往向科学将提供一种可以解析的世界观和价值中立的原则,是科学同神学迷信斗争的武器,它帮助科学家遇见了原子是一种实在是各门学科,建立起自己的框架。三,到20世纪以后,客观性和价值中立的原则是反过来成为科学发展的障碍。科学家痛苦的意识到,如果我们想对世界的本质作更深刻的理解,似乎只有抛弃它的客观性基础。

14.量子力学的实验结果。让人们只能在两种中选择。第一,如果我们承认唯物论。但是同时必须承认物体之间有类似与传心术般的神秘的有机关联。信息传输不能超光速就会被破坏。第2点,如果我们坚持定域性和不能超光速传递信息,那么只有承认存在就是被感知。

15作者对于辩证思维的两个反思。

第一,寻找质的规定性有着巨大的任意性,任何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总是包含着无穷的值,至于在这些性质之林中抽取哪一种性质,往往有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味道。

第2个问题是这种研究方法,实质上是从个性向共性一级一级向上抽象的过程,寻找有关对象质的规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和滤去问题的具体细节等价,每用一次问题就变得更加抽象。

16辩证逻辑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的规定性所规定的。 如果事物的规定性是a。必须有一个非a.a和非a同时存在于事物内部。这样一来任何事物都没有任何的确定性。

17.任何哲学体系要表达某种意义,总是要以某一个层次的不变性确定性为前提。否则就是混乱和虚无

第2章 建构主义的尝试

1.本文所使用的建构主义是指近20年来控制论学者提出来的哲学思想和构成主义并无实质上的联系.建构主义综合了认识人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以及其他学过的大量成果,并自称是古往今来,第1次由不同学科各种专家组成的哲学派别。

2.建构主义哲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认为原则上不可以将客体从观察者中 独立出来后 在对客体进行一种和观察者无关的纯客观的描述,即观察者的建构积极参与的认知过程。

3另一部分是哲学分析讨论,排除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客观性质与概念后,什么是理性的基础。

4第18只骆驼:老人有17只骆驼,临终吩咐1/2,给老大,1/3给老2,1/9给老三。必须整分。加上一支骆驼后正好分配。最后仍然多出一支骆驼。所谓的客观性就是第18只骆驼看起来是必须的,实际上是多余的。

5.本征态:有确定性质或规定性的事物。等价于客观实在。

6。人在收取外界信息的过程是对外界对象进行某种操作,外部感受器收到的信息大多是这一操作施加到对象之后的反应,外界在认识中被当做一个黑箱和人耦合起来的。

7.在建构主义哲学中,观察者和整个认识系统处于一种奇妙的自我相关之中,他用蛋生鸡鸡生蛋这样的循环,回避了原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冲突。

相关文章

  • 金观涛的《系统的哲学》读书摘要

    序言 哲学家的内心独白 及第1篇人的哲学一论“客观性” 第1章理性在困境中 1罗素在谈到他早年进入黑格尔哲学的经历...

  • 金观涛《系统的哲学》读书摘要2

    第1篇 人的哲学一论“客观性” 第3章 客观性和公共性。 1.古典理性主义者用排除观察者个人的方法,并没有证明纯客...

  • 金观涛《系统的哲学》重点

    哲学的启蒙要求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它,它要求理论家不仅用哲学来研究生活,而且要用生活来写哲学。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辩证...

  • 用量子力学看哲学

    《系统的哲学》成书于2005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哲学和科学的普及读物,作者金观涛先生在北大读书时由科学转入哲学,工...

  • 金观涛《系统的哲学》摘录3

    第2篇 发展的哲学一 论“矛盾”和“不确定性” 1.意大利哲学家卢乔*科莱蒂:矛盾只存在命题与命题之间,而不存在事...

  • 哲学方法的论述 金观涛 系统的哲学笔记

    有句话提到: 如果某一种哲学方法是求实和理性的,那么它最终必定是直观和常识的。它充其量只能解释世界,而不能用这种方...

  • 白明的书目

    《超越战略》(魏祎、张振广、朱武祥)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 《系统的哲学》(金观涛)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 真实性哲学(金观涛)

    1、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与把数学视为逻辑的幻象导致20世纪哲学的迷失 作为21世纪的哲学体系,真实性哲学是在康德哲...

  • 自组织系统

      金观涛华国凡著,《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14 第三章 系统及其演化 3.10 自组织系统 1.自组织...

  • 《观念史研究》翻书笔记

    作者:金观涛 刘青峰出版:法律出版社来源:下载的mobi豆瓣评分:8.6(422人评价) 第一次读金观涛的书,无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观涛的《系统的哲学》读书摘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bx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