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奕欢
01.
喜欢的东西,能坚持的期限有多久?
有时候信誓旦旦说好的热爱和承诺,或许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生活的各种琐事,渐渐侵蚀掉那些热情和赤诚吧。
博客里收到一条私信,对方在留言框里问我:“姐姐,好久没见你更新了,再看你写的东西,觉得好多东西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感觉好像变了点什么,你会一直更新下去的吧?”
博客是2017下半年开的,刚好快三年的时间。
想不到吧,像博客这种70后80后才玩的人,我这个95后居然也在玩。(哈哈哈~尴尬一笑)
17年注册的账号,也蛮久的了,断更的这一年半,也没怎么打开过这个软件,但一直舍不得卸载,即使不用,放在手机里,就觉得很踏实。
看到那条私信的时候,刚睡完午觉醒来,错愕了好一会儿。
发这条私信的姑娘,是个00后,比我小三岁。看昵称好像有点印象,隐约记得曾经联系过一阵子。
还是有些惊讶的,17年到2020年,近三年的时间。有些人虽素未谋面,只是简单通过屏幕、文字产生的联结,但有时琢磨,却觉得弥足珍贵。
大概就是志趣相投认真聊过一段时间,为日常琐事排忧解难过一段日子,然后一段时间过后,各自的头像停留在稍显空荡的通讯录里,几乎不再联系。
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感动,没想到断更快两年,自己还能被一些人记得。
当然,我也知道,其实很多很多人都离开了。
02.
现在的我,其实很少再缅还过去了,以前害怕失去,总习惯纠结过去。
初中,高中,大学,人际关系就像潮汐中的潮涨潮落,在失去和拥有的过程中交替循环,如同规律更变的四季,清晰的足够分明。
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静默下来想到这些,我时常觉得失落,甚至对这种不能长久维持的事物懊悔不已。
就像曾经每走过一个阶段,很想拼命留住些什么,但到头来握在手里的如此单薄。有时听到某首老歌时,真希望时间可以走的慢一些。
我看到姑娘的那段话,盯着手机屏幕,竟不知道怎么回复她,更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个问号结尾的问题。
我的简书和博客的个人页面中,一直都写着这么一句话:“写作于我是成长。”
我们总不能一直停留在二十岁的年龄吧,会毕业,会工作,会结婚。写东西也是一样,每个节点的心情、感受、经历也会随着年龄产生与之不同的心境。
处在这个戾气高度发酵的时代,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优秀,为此有过焦虑。
但更多的时候,写东西码字对我来说,是我自己对某个事物或某段经历,对自我感受的描述,没有什么深刻宏大的意义,它是我的情绪垃圾箱,私人解忧所,我用它来记录日常,观察生活,剖析自己,并给自己正向的心理建设。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帮我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做自我意识上的觉醒和顿悟,是我成长路径最有力直观的反馈。
03.
那天晚上,去翻看了曾经写过的文字。
看着看着就哭了,有些文章,再看依然能感受的到当时敲下那些文字时的心境和情绪反应。原来几年前的自己,要比现在更清澈、通透、开阔、细腻一些呢。
看之前的东西,有些盲目的理想化,感受着笔下那份稚嫩和俗气,现在这个时点再看,有些观点并不认同了,但依旧为那份热情和敏感而感动。
我觉得现在的自己远不如以前,不管在逐渐枯竭的表达欲还是在对生活的态度上,再也找不回之前的那分灵气、明朗、热情、细腻、好奇了。
就像已经失去的人一样,一旦距离和时间拉远,在维持的路上稍做停留,就可能真的是永久失去了。
这些年,除了感受着不断增长的年龄,棱角分明的轮廓,很多东西都是在原地停留,思考、经验、眼界、感情、自身技能、自我塑造,还是和自己期望中的“刘奕欢”相差甚远。
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甚至想过“放弃”两字,未来有太多未知和变数,观望周遭,见有些人来过走过离开过,然后再遇见新的人做类似的轨迹循环,像海浪般潮来潮去。
因此,不敢再像当年一番无所畏惧和顾忌之后,大张旗鼓的说出一些承诺,怕尴尬,更怕失望。
变了吗?
是吧,比以前更实际了一些。
或许等再过个两三年,再次观望这个时点的自己,又是另一番心境和感受。
至于那个姑娘,想和你说,我们都总不能活在过去吧,写过的字亦是如此。
晚安咯。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