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儿姐姐在上个月已经满了7岁,今天才想起来我的“小男孩、小女孩”系列的纪录文章也该更新了。
虽然我们姐姐也算个大姑娘了,但在我眼里她一点儿都没长大,只是其他小朋友都长小了而已,哈哈哈,有点奇怪的想法。
碗儿姐姐的身高在一米二左右,在班上应该算中等偏下吧,所以也一直保持着第二排的位置。爸爸妈妈都不高,所以也不期待姐姐能改变基因,只是会鼓励她多吃饭,多运动。去年夏天我想过改变她的发型,于是带她到理发店剪了个齐耳短发,没想到没能持久,后来还是留回了小羊角发型—前面扎俩小辫子,顺到后面再扎成两个。这样的话既能兼顾到头发全部扎起来,还方便手残党的妈妈操作。由此我也得出一个结论,没有改变不了的发型,只有又懒又拙的妈妈。不过,发型也没影响我们姐姐的颜值,依旧热情可爱,依旧活力十足。

碗儿姐姐还有个小名叫笑笑,几年前我跟爸爸还一度为这名字纳闷儿,难道是因为取了“笑笑”所以她就一直哭吗?笑笑姐姐曾经的纪录是一天哭满十几场,我们为了能让她少哭一点还特意给她买了《爱哭公主》绘本,她看书的的时候乐呵呵的,看完该哭还哭,也是令人哭笑不得。现在看看,哪还有那个爱哭女孩儿的影子啊,随着年龄的增长,碗儿姐姐的内心也更强大了。
碗儿姐姐的内心强大体现在她与生俱来的钝感力上。就是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也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跟左哥哥一起玩儿的时候,为了蹭到左哥哥的手机电视,跟着他围着桌子跑几圈,依然乐呵呵地,只要自己看到了,就不在意对方是不是故意不让自己看了。在路边发现有试吃的摊位,赶紧跑过去试吃一圈儿,还指点弟弟,哪样好吃,哪样不好吃,弄的跟在身后的妈妈满脸尴尬。我们平时的家庭聚会,敏姐经常会叫不认识的朋友过来,我们大人交往起来都会稍稍有些社交压力,但碗儿姐姐从来不会,她不会因为罗一一有了新玩伴不理她而感到失落,主动融入进去或者找其他小朋友玩儿是她经常的做法。在“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方面她确实得到了爸爸的真传,我认为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在她能自洽的情况下,我们觉得她这种本真的想法是很难得的,也没必要干预。
碗儿姐姐在内心强大的基础上还具备了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天晚上读绘本的时候,她突然想到了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就兴奋地跟我们分享。她说今天在学校的音乐课上她被老师表扬了,还得了件小礼物。我问:“老师为什么表扬你啊。”她说:“因为我们上台表演节目了啊。”我问:“你表演的啥节目啊?”她说:“是一个跳舞的节目。”我问:“你演的啥?”她说:“我演的一棵树。”当我们觉得很扫兴的时候,她说:“因为老师问谁上去表演树,都没人举手,我想反正当树又不用动还能得小礼物,我就上去了,后来就得了礼物,是不是很划算呀。”哈哈哈,确实划算!不过我觉得她不随大流,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值得赞赏。

当然,最能凸显我们碗儿姐姐个性的还是“慢”跟“肯干”。她的“慢”算是最早显现出来的个性了,我们一家四口走路,她总是最后一个,还是掉队很远的那种。一家六口吃饭,她只能排倒数第二,因为最后一个是边吃饭,边看电视,边喝酒的爷爷。这种性格用在写作业上,就尤其上头,慢悠悠地拿笔,慢悠悠地翻来作业本,我这急性子看她写作业就像看慢镜头回放一样,急得抓心挠肝的,后来索性就不看了,随她!肯干,绝对算是碗儿姐姐的优点了,速度不够,肯干来凑。晚上作业无论做多晚,她都激情满满,让读书就声音洪亮地读,让写字就沉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写,这作业热情,你都不好意思跟她发脾气了。
一写起这个“小女孩”系列的文章,就有些停不下笔的感觉,孩子们的性格特点非常多样化,写完这个又想起那个,就比如我们姐姐“爱存钱”,“有便宜就占”的性格也特别鲜明,但鉴于之前的文字都有记录过,就不过多赘述了,只描写现阶段我新发现的一些性格特点。不是所谓的“贴标签”,只是纯粹纪录孩子们的成长印迹,多年后再回头看,能重现一个灵动的画面,原来,我们姐姐7岁时,是这个样子的啊!
7岁的碗儿姐姐更独立,更自主。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妈妈跟碗儿姐姐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收获更加精彩的生活。碗儿姐姐,我们8岁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