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历博给春节期間上班的学生发了一张长方形的垫子,挺好看,无大用。我让送给她姨妈当桌垫,放滚烫的餐盘用,学生猶豫了一下说,这是她上班后陕历博發給她的第一件礼物,有紀念意義,還是留著吧。 於是我就把它鋪在了茶几上,并沒有仔細看上面的內容。全景
昨日细看 : 登觀音臺望城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遥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局部
學生問我認不認識诗裡的繁體字,我讀了一下,說大概認識,但不會寫。學生奇怪,我這麼一個没文化的人,怎麼會認識裡面的繁體字!我答,多看+连蒙帶猜。
我們一起解析诗的意思,為了理解準確,上網查詢,一边查一邊講解,再刻意讀上幾遍,便記住了。我拽著學生背給她聽,學生無處躲藏,我竟然从背诵中感受到一丟小小的,久违的快樂!长安城
背誦對我來說向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年少時,不知是真的太笨还是心不在焉,每每站到老師跟前,脑子即刻一片空白。小小年紀,日日被緊張围繞,使得學習于我而言,從小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被动学习自然不可能有太多長進,反成负担,更不会從中體會到樂趣!从小到大也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学习成績却一直属中等水平。
長大後,为学历尴尬,更多的是心疼那个笨拙的自己。不甘心,试图通过自学考取文凭,改变命运,结果学習方法不当,勤奋不够,缕次在及格线下几分处徘徊,磨败了自己那颗不够堅毅之心,最终承认自己不是一块学习的料。
吃不了课业上的苦,自己也很失落。总得给精神上找点儿寄托,便常装模作樣往来于图書館,借几本小说、随笔散文阅讀。最爱买的杂志是《读者》,有的刊物已想不起名字,也算让优质的文字浅浅的熏陶了数年,以为那样就会沾上书香之气。接著日日被工作和生活所累,按部就班,逐漸忘記心裡还有过梦想。 那些年唯一不变的休閒静心 方式就是经常会一个人静靜地看几篇小資系列的文章,勾画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體會读闲书的自在美好。
记不清是怎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阶段,只记得有那么几年,纸质书渐漸淡出视野,阅读方式变成上网浏覽或听书。如今又常想扔掉手机,屏蔽嘈雜,看想看的书,听手动翻页的声音,闻书本特有的味道,听古圣先贤的智慧,与主人公对话,常感释然,心胸开阔,一切烦惱皆成泡影。
青春一去不復返,蹉跎半生为哪端,珍惜余年为己过。 非君子,亦可左琴右书,清清浅淺,不枉来人间一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