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徐则臣的《北上》,看这书名,我以为讲的是去北京打工的事情呢,看到110页了,这篇小说可能仿照《穆斯林的葬礼》写的吧,第一章看完,以为第二章是接着第一章讲的,看了第二章开头感觉又是另一个故事,读了几页后才知道作者把第一章的故事穿插交代了几句,让读者知道这其实是几代人在运河上打拼的故事。到后面几章又是接着第一章的内容讲的。
文章读来也有意蕴,那就是邵秉义家自从高祖父在运河上买了第一艘船开始,秉义的爷爷,秉义的爸爸,到秉义这一代,他们以为这船就一直经营下去了,可秉义的儿子不愿意继续老爸的事业,他要开一家修船厂,秉义卖了船,为儿子凑钱。内陆河水上运输的生意越来越难经营下去,吃水上饭的跑船人,荣誉感和成就感越来越低,生意越来越小,货物越来越低端,利润越来越少,过去米面、蔬菜、、钢筋混凝土、各类家电家具都运,现在只承接木材、煤炭、砖石和沙子了。人还是那个人,吃苦耐劳敬业,但世界他妈的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