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月一直进行写作主题阅读,收获很大,对写作有了更深地认知,一是知道写作的不易,《白鹿原》是陈忠实花费六年艰辛创作完成的;二是知道写文章要有逻辑框架;三是能浅显判断文章的好与坏。在简书不能发文时写的几篇文章,是几篇自嗨文,自己认为写的不好,所以近期一直没有更文。
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内心是希望写出有价值的美文,但是想和写出美文之间还有一段鸿沟,于是就陷入了完美的怪圈停滞不前。
今天在公众号看了一篇曾雨悦的文章让我深受启发:
这种「立刻得到」真的是一个奇葩的期待啊。本质上,是拿自己想要实现的终极状态,来评价自己的当下。
大师不关乎于完美,而关乎于进步!
我对自己的期待是写出有价值的文章,但我的现状和期待还有一段成长的距离,我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写作,不断磨练来积累经验,一点点进步、成长,才能写出美文,于是豁然开朗,决定开始继续写作,不在乎写的好与坏,因为谁也不知道结果是怎样。
8月份的一篇《写作三步走目标》是目前我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当时是随手写的一篇文章,没想到有一定阅读量,说明这篇文章对很多简友是有帮助的。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就是坚持写下去,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写出来分享给大家,如果对别人有帮助,就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我在简书上也看了很多文章,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明白了写作的意义之后,自己写作就更有动力了。写作很奇妙的地方是:本来写作想写完美怪圈,结果又写了写作的意义。

为什么希望写出有价值的美文呢?许多人和我一样一是想通过写作变现,二是渴望自己作品得到读者的认同、点赞。
每次简书收到简友评论,自己都是立即回复,看到有人点赞,心里美滋滋的。我在微信小打卡上的朗读、写字打卡,也是有时间就翻开看看是否有人点赞和评论,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都希望得到正面反馈。
曾雨悦的文章让我明白:
我们渴望爱、渴望认同、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赞美……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自己最深的渴望(hunger),就像一头头嗷嗷叫的小老虎等着你去喂饱它们。
大部分人的做法是,向外去不停地寻找食物来喂饱它。
自己内心的渴望,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喂饱。你渴求什么,就向自己内在去求。
你渴求被爱,就先好好爱自己。你渴求被尊重,就先好好尊重自己。你渴求被认同,就先好好认同自己。你渴求被赞美,就先每天赞美自己三十次。当你内在的渴望被充分地满足,你才可能把这份重要的东西传递出去。
所以可以转换自己思路,将外界给予的认同和赞美,换成自己从内心深处给予自己爱、认同、赞美,自己接受,悦纳自己,自己给予自己心理滋养。这个方法又简单又好用,今天开始实践起来。
跳出追求完美写作的怪圈,通过写作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坚持写作,也是自己对知识的积累,对自己毅力的磨练。
文末是雨悦文章的链接,感兴趣的可以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