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概述(二十二)

作者: 雨寒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10:57 被阅读26次

            道家,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智慧之精华,总结了一种思想,托名为“道”,其思想表述,称名“道学”。

    道家概述(二十二)

            道家以“道”为核心,自然无为,提出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处世等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意识形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终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境界。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春秋时,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代表人物有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 、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张道陵、司马徽、诸葛亮、徐茂公、宋濂、刘伯温、颜真卿、王羲之、张三丰等等赫赫有名的人物。

    道家概述(二十二)

            道学,道论哲学。

            道家,从事道学研究及道之事业的人群。

            道教,重视道经高于道家典籍,名义奉黄老列庄为祖师,但唯各派祖师命是从,迎合人欲的宗教组织。始于张道陵创立天师道教。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

            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础,道教是道家发展,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长生不灭,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黄老列庄、黄老学派,纵横家、修真派、法家学派、玄学、杨朱学派可能影响了庄子。慎到、田文等齐国陵下法家学派也是以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兵家思想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古代历代帝王一直极为重视道家,凡是以道家思想治国都会兴盛强大。现代人说到道家以为就是清心静气、自然无为或中医养生的表面印象,真正的道家远比这些表面印象更为博大玄奥。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言其悠远、海纳,赞其丰广、细腻。中国文化中,最飘逸清扬智达慧睿的就是道家。

                                                              ——纪晓岚

            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

                                                        ——英.李约瑟

           

    道家概述(二十二)

            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时期,以伏羲为远祖、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

            主要思想:

            思想核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去甚,去奢,去泰“。

          2、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方而不割——有规则并且统一;

            廉而不刿——有棱角而不伤人;

            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

            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

          3、清静为天下正

            “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不言之教”;“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此三道管理者务必恪守。

            4、虚其心

            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体验生命的乐趣。

            虚心:可以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可以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可以接近有德行的人才(容人之量)。

            5、正言若反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评价古代道家为易行难知,事少而功多。

            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怡然。

            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走向强大。汉武帝崇道,儒家董仲舒又提出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道家从此开始就遁入民间的潜流,但继续在推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两汉的毁灭造成儒家信仰的崩溃。虽然如此,但当时的学儒者为了把持优势地位,通过恶意的篡改《老子》,《庄子》文字,可以参见日本皇宫馆藏之东晋庄子注。儒家故意破坏其章句顺序,对道家造成了几乎致命的影响,原本简明易懂的人生科学作品,一变为晦涩难懂之神秘学,并且在字句中偷偷参杂进儒家学说。

            唐代时期,道教被定为国教,宋朝时期亦复如是,乃至明朝依旧极为重视道家,取代儒学地位成为显赫学问。晦涩难懂的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为何具此吸引力,足以迎合帝王,取代儒学地位成为最显赫学问?

            首先,不排除唐太宗认为世间有神仙,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道教玄学刚好是太宗的兴趣爱好所在。

            再则,由于老子姓李名耳,作为春秋先秦时期的百家的大智慧者,有崇高声望,太宗也是在入主华夏之时,突然发现老子也姓李,奉为本家,定道教为国教,老子道教,大唐极盛强大。

            像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等等历代明君,都曾亲自注解过《道德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洪武之治”、“康熙盛世”等,以及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都是以道家治国、清初的启蒙思潮、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就,都与道家思想有密切关系。

            唐代灭亡,宋代开始,宋明理学为了对抗外来佛教,儒家们阐释佛教的方法接受禅宗以为己有,程朱反复申述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说,与曹洞宗的“君臣五位”说有着内在的联系。陆学则几乎把禅宗溶入自己学说之中。总之,程朱和陆王都曾从后期禅宗五家那里吸取营养,禅宗自身发展理论的能力反而枯竭了。同时重新发现道家中尚存无几的理性主义的思想,从庄子本中学来内圣外王的概念,从老子本中又汲取格物思想以为己有。

            元朝初年道教更是被定为国教。

            现代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真正的道家早已落寞千年。相反,存在大量阴阳五行学说,不可解释的东西。

            在历史的长长河中产生了,好多优秀的典集,如:

            1、《道德经》(《老子》)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对混沌的古文化凿开了七窍,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突破。老子参考了大量古籍,著述《道德经》,阐述了道的思想。

              2、《庄子》

            庄周撰。又称《南华真经》,全书三十三篇,多以寓言阐述哲理。

            3、《列子》

            为周·列御寇撰。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全书八篇。以“至虚”、“终天”的思想家为本,其宗旨与《老子》、《庄子》相同。

              4、《阴符经》

            传为黄帝撰。全称为《黄帝阴符经》。该书自唐代李筌公开传播以来,就受到道教学者的重视,各以心得注解,今存四十余种注本。

            5、《黄庭经》

            道教气功经典著作。书分三种:《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中景经》,各一卷。《内景经》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外景经》成书于东晋年间,《中景经》约成书于南北朝间,是在“内”、“外”两经的基础上综合加工而成。

            6、《抱朴子内篇》

            道教道教经典著作。二十卷。东晋·葛洪撰。次书包括道教理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内容,为道教道教集成之作。明代的刊本《抱朴子内篇》,末附《别旨》一卷,专述吐故导引,为气功专篇,极有参考价值。

            7、《清静经》

            道教经典著作。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

            8、《了心经》

            道教经典著作。全称《太上老君说了心经》。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

            9、《天机经》

            道教经典著作。又名《阴符天机经》。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此经为阐发《阴符经》而作。

            而我个人认为的优秀的属:1、“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的“天人合一”。3、“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4、“无为而治”——社会生态观,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家概述(二十二)

            就本身来,这种崇拜和道家思想密切相关,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死亡的。引起两者相关联的原因可能是在魏晋后的玄学家的文字中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会。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而道教支持者认为道教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一致。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不管那门学科都要保持着与时俱进,而我们要做的也只是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家概述(二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tb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