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个场景:你人到中年,应酬醉酒,半夜才到家门口。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老婆大人打开门,你还没来得及解释。
老婆的抱怨声便开始钻入你耳朵:“你赚的钱没有隔壁老王多,却每天这么晚回来?!”
你心里既委屈又生气,很想发火,同时你看到孩子被吵醒,躲在被窝角落,惊恐地看着你们,气都不敢出。
这时,你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分开另一个“你”,这个“你”被称之第四身。而你就是第一身,你的老婆是第二身,孩子是第三身。
第四身先是驻足在你(第一身)旁边,描述出你的感受和需要:你感到委屈,你需要家人的理解。接着在驻足在你老婆(第二身)旁边,看到老婆的需要:你感到生气和孤单,因为你需要陪伴。再到你孩子(第三身)旁边,看到孩子的感受:你感到害怕,担心父母吵架。
这第四身转了一圈之后,再回到你自己身上。此时,你走上去,给老婆一个大大的拥抱,温柔说道:“老婆,你是否感到生气,因为你需要我早点回家陪你对吗?我今天陪客户应酬,希望今年能多为家庭创造收入。老婆,你能理解我吗?”
一场暴风雨就这么被这神奇的第四身扭转了。第四身,也可以称作“摄象头”,他以另一视角去感知自己和其他位置上人的感受,想法和需要。
我个人理解,这个“第四身”或者是“摄像头”就是我们的“元认知力”。它是一双头脑的眼睛,看到头脑里的想法,控制大脑。
不想被大脑乱七八糟的想法所操控,不想受情绪干扰,与各种纠结纠缠?锻炼你的元认知力吧。
元认知力,英语单词metacognition,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从现代脑科学角度看,元认知是一种有意识的控制。
我喜欢瑜珈。每天清晨,我用瑜珈唤醒身体。刚开始时,我还会拍照发朋友圈博赞。一年之后,我感觉到腻了。每天期待的事可惜成了例行公事。
再有意思的事,如果天天都做成一样的,也会渐渐趋于无聊。我开始不那么频繁上会员课,我感觉我的觉知被卡住了。
我尝试进行自我练习,从自己的身体出发。眼镜蛇,脚背贴地的小指头打不开啊!没关系,有意识地去打开。下犬式,臀部没办法指向天花板啊!没关系,告诉臀部有这么一个向上的力。走路时发现鞋底后跟磨损得严重,没关系,有意识将走路的力集中在内侧来行走。
就这样,再次重新上瑜珈课,又变得有滋有味。让脚的力量扎根在垫子上,上半身开花,亦阴亦阳,亦大地亦天空,我感受了那么一点点瑜珈习练的智慧。我知道我的身体在,我的呼吸在,我的天地在。
当你的身体内部有了连接,你便会觉得自己与世界是有连接的,你不是孤单一人,日落星辰,阳光雨露,人情人暖,幸福感便像种子般,撒落在你的心田里。你的觉知力就是她的养料。
而这个“觉知力”就是你的元认知力。请做自己的元认知发声器,洞察自己的状态,邀请自己的身体来互动。
8月初咬牙付费参加了一个瑜珈教培班。刚开始还以为老师会放大招呢。结果发现老师所教的,我都知道。但,你知道又如何?你做得到吗?或者你能说得出来吗?教培班的练习形式,就是3人成一小组互相习练,即,假装自己是瑜珈老师,通过口令引导“学员”练习。
教,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很神奇,就这么“教”了几次课,我发现脑子里从不开窍的瑜珈的点居然融会贯通了,哦,原来身体是一个整体,大拇指连接到腋窝内角。原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头顶上向上,脚后跟向下踩……
很多知识好像是不由自主地串联起来了。而这种感受,在之前上会员课,被动吸收老师知识时从没发生过。难怪珈人们都说,一名瑜珈老师,最重要的是自我习练。
自学,是每一个成年人必备技能。你订阅了多少个付费知识?你又学完多少课程呢?即使学完,你又能运用多少呢?你参加多少个微信社群,你又收获多少美其名曰的能力呢?
据我观察,所有付费知识中,写书的人感触最深,分享者获益最多,参与者吸收最多。曾经英语不咋滴的同学成为英语老师,数年之后,英语比最牛逼的同学还给力。这就是“教”的魅力。它会帮助知识发酵,连接,碰撞。
所以,去成为那个教的人。那拿什么教呢?真诚的教育者会不遗余力去调动自己的元认知力,去体验,去反思,再用自己反思的,体验到的去与他人的思想碰撞。
想要幸福吗?你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状态和需要。而这就需要你锻炼自己的元认知力,去思考自己的灵魂还缺什么,需要什么,活着需要救赎。然后,动用自己的灵魂能量去做该做的事。
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人生买单,而元认知力能增强你的幸福购买力。
一起来元训营锻炼元认知力吧,一起爱自己,一起朝自己的幸福走去。这里没有高深的知识,而是形成互助小组践行“以教为学”。这里没有速食的知识,而是围绕元认知力展开,带你一起冥想,一起演讲,以慢为快,简单持久。
你能在这里与战友共读提高元认知力的经典书籍,如《当下的力量》,《静坐的科学》,《非暴力沟通》。通过这些经典的老师,去对照自己的所思所想。
期待你一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