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翻过的一本小册子,作者曾经在 Twitter 担任 PM,从小便喜欢漫画,他觉得有时候用漫画可以更好的传达很多想法。但是看完之后,我觉得做产品和画漫画背后的逻辑是相通的,一些想法在后面补充。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为什么使用漫画:漫画的特点和优势,运用漫画的理由
2. 如何创作漫画(重要):确定内容、编写脚本、分镜、绘画和制作
3. 漫画的用途:实诚营销、用户调研等,以及说服他人运用漫画的方法
一、为什么使用漫画
1 | 漫画的组成部分
画格、间隔、对白、画外音、旁白
2| 漫画的四个特点
1. 易于理解
2. 激发想象
3. 表现情绪
4. 表现时间
3 | 人物、物品和场景简单画法
1. 简单图形(三角形、圆形、矩形等)可以画所有东西
2. 眉毛、嘴巴可以表现丰富面部表情
3. 头:胸部:臀:腿 = 1 :2 :1 :3
4. 姿势表现情绪
5. 先骨架,后细节
二、如何创作漫画
1 | 确定内容
要确定漫画的内容需要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考虑:
1. 漫画的目标
2. 漫画的篇幅
3. 漫画的读者
4. 典型的用例
2 | 编写脚本
我觉得这部分很有趣,和电影的剧本一样,主要由四种要素构成,而且有相应的特定格式:
1. 场景:也叫背景,通常用黑体字表示。它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铺垫情节。
2. 人物:通常用黑体字表示。它用来指示后面的对话和动作属于谁。
3. 对话:也叫台词,通常用宋体字表示。出现在人物后面。
4. 动作:人物的动作,通常用楷体表示。
3 | 分镜
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 构图技巧:三分法、六百、避免线条交叉和重叠
2. 距离与视角:远景、中景、特写;平拍、俯拍、仰拍
3. 情节连续性
4 | 绘画和制作
三、漫画的用途
1 | 用途
1. 传播产品愿景
2. 验证产品创意
3. 产品营销
4. 代替文档
2 | 使用漫画的理由
1. 可以节省沟通时间和产品开发时间
2. 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3. 许多知名公司都在用
做产品的通用逻辑
看过这本书之后,我觉得画一个漫画和从 0 开始做一款 APP 产品背后的逻辑是相通的。下面我将创作漫画的四个步骤(确定内容、编写脚本、分镜、绘画和制作)同用户体验五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架构层、表现层)对应起来,简单类比分析下:
1 | 确定内容 = 战略层(用户体验要素)
1. 漫画的目标 = 产品目标
2. 漫画的读者 = 目标用户
3. 典型的用例 = 使用场景
2 | 编写脚本 = 范围层(用户体验要素)
确定产品的功能范围、功能的规格确定。
3 | 分镜 = 结构层、框架层(用户体验要素)
确定产品纵向的结构层次,以及页面功能(信息)排布。确定产品主要操作流程逻辑。
4 | 绘画和制作 = 表现层(用户体验要素)
制作产品线框图 -> 完成产品设计稿 -> 完成用户需求文档 -> 推动产品开发
产品思维其实是一种通用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做一款 APP 或是做一款漫画,或者远不仅于此,只要多加思考也可以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