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期末考试马上快结束了,一大堆家长在学校门口等放学。铃声一响,孩子就像出了笼的小鸟一样,脸上洋溢着放松的笑容,不论考得如何,家长都不会在这时打搅孩子的小小幸福。
正当大家喜气洋洋的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时,人群中响起来不合时宜的吵闹声。
一个小男孩满脸泪水,和他妈妈嘶声力竭的争吵:“我今天就想玩一天,明天再去学琴不行吗?就一天!”
他妈妈看上去非常强势,“不行!就是今天必须去!”
围观群众都帮着孩子打圆场,算了吧,半天就让孩子轻松一下,辛苦一学期了。
小男孩哭得更大声了,然而他妈妈丝毫不为所动,拉扯着孩子就上车,留下一群家长们摇头叹息:对孩子逼得太紧了,何必呢?孩子需要适当的调节嘛。
02
同事儿子浩浩是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上五年级。长得高高大大,很壮实,唯一让他父母担心的就是成绩,数学经常考个位数,英语只知道26个字母,家长百般解数用尽,依旧无解。
浩浩的班主任对他父母说,学业上不行的话,体育上可以适当拓展一下,孩子也喜欢。浩浩运动会上得了好几个第一名,体育老师也非常喜欢他,训练起来不喊苦喊累,是个好苗子。
浩浩父母一口回绝,那怎么行?文化课才是正途,才是出路。
到现在,浩浩每天准时到学校去,受主课老师的轮番轰炸,身心俱疲的回家。作业做到很晚,家长一着急对他大吼大叫,他自己也信心全无。
也是,周围一万个对你说:你太蠢了;你怎么什么都不行;对你太失望了……,十二岁的孩子承受这些,除了自暴自弃似乎也没有其它答案。
现在的浩浩早已没有之前的活泼机灵劲儿了,整个人颓废不已,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不行就不行吧。
03
朋友娟娟是个成功人士,对自己要求高,对女儿要求更高。她的口头禅:孩子不能惯,就得时刻打压,这样才会成才。
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每次带着孩子一起聚会,我们都羡慕的说,你家女儿太棒了,完全不用操心,学习自觉,跳舞自觉,真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孩子。
娟娟这时会用特别不屑一顾的表情说,你们要,就带回家呗。毫不顾忌女儿就在旁边。
“成绩好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啊,你们知道吗?我女儿十岁还尿床,十岁啊,被我好好打了一顿。”娟娟很得意的说。
我们一群人面面相觑,自己女儿尿床,不是隐私吗?
妈妈非但没有帮着隐藏,而是毫无顾忌的在公众场合曝光,这分明就是撕开已经结疤的伤口展示给别人看,让女儿以后如何自处?
我们赶紧转移话题,偷偷一看,娟娟女儿眼里满是泪水,小姑娘肩膀颤抖着,强忍着没哭出声来。
04
写完这些身边的示例,心情很沉重。
太多的家长不知道尊重孩子,甚至不认为孩子有尊严,觉得孩子就像家里养的宠物一样,想打想骂全凭心情,同时做这些事情之前,一定要说一句:我!是!为!你!好!啊!
在他们眼里,孩子就是他们的私有物品,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感情需要、人格尊严、不同见解、合法权利的人。
家长可以任意主宰孩子的一切,包括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完全按照家长框定的范围内执行,不能有丝毫逾越。
家长的权威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空前的体现,不少家长还津津乐道:你们看,我家孩子多乖,让他往东不敢往西,让他站着不敢坐着。
接下来,家长收获了什么?
05
是孩子亦步亦趋的按照家长所期望的道路,奋发图强?是孩子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逆袭成功?
N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