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你必须了解财务报告,它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语言。你在股市中赚钱的多少,跟你对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小细节。比如我们的主人公庞维和,他最应该了解煤建公司每天固定装车的数量,有多少能成为自己的意向客户,这些潜在客户存在多大的可持续性。
归根结底,庞维和终究还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毛孩子。他需要像加入速成班那样改变眼下窘迫的家庭现状,日渐衰老的父亲,风雨飘摇的老房子都迫使他急于求成。而当务之急,成了绝大多数人看不到远方止步不前的充分理由。
并且这种由父辈遗传下来的潜意识,会成为束缚思想解放的桎梏,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突破。释放思想开拓眼界则需要转变到新的更大的环境,所以庞维和进城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叔,平时一天一般装多少车?”
庞维和生怕表达的不够清楚,又附加了一句。“我是说,需要用装卸工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
崔大叔摆摆手打断了庞维和。“机关单位和企业都用,只要是来拉煤的很少有司机自己动手。但像翟小佳出手这么大方的却不多,一般情况下像载重一吨的小货车三块钱属于正常价。”
翟小佳,应该指的是让自己赚到人生第一个五块钱的小翟师傅。庞维和没有细问,却默默记住了这个名字。
“具体有多少家我给还得你查查。”
。崔大叔说着从抽屉里面拿出出入登记簿,胡乱地翻了几页,然后摘下老花镜往桌子上一放不耐烦的说道:
“来来,还是你自己慢慢数吧,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就头疼。”
说完站起身把椅子让给了庞维和,他自己则坐到小床上拿起收音机,随着一阵哧啦哧啦的响声过后,里面传来一段欢快的西皮流水。
“适才听得司令讲,
阿庆嫂真是不寻常。
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
竞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抢
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
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崔大叔跟着收音机最后一句没来得及唱出来,便飞也似的奔回桌子端起盖杯连喝几口,用力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一边有节奏的点头口中连说几个噹噹噹,右手上下摆动着打出节拍。
“参谋长休要谬夸奖
舍己救人不敢当
开茶馆
盼兴望
江湖义气是第一桩
司令常来又常往
我有心
背靠大树好乘凉
也是司令的洪福广
方能遇难又呈祥。”
崔大叔跟随着收音机一字不差而且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如果不仔细听真猜不出是个老头,庞维和不禁一阵惊讶。前些年村里唱样板戏的时候,爹曾经演过杨子荣和郭建光,耳濡目染中他也对某些简单唱段略知一二。
“如果来上一段《贵妃醉酒》的海岛冰轮初转晴就好了。可惜现代戏不需要翻手帕和兰花指,要不还可以好好欣赏崔一下大叔的娘娘腔。”庞维和暗自思忖道。
“不过这水平就算达不到票友,至少也是戏迷级别。”庞维和叫了一声好,转过身噼噼啪啪地鼓起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