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3802/eb85158e67fe1129.jpeg)
家为何会伤人?因为爱!
要么爱得太多,喘不过气来;要么爱得太少,感觉不到存在,不被需要。
而爱也并不是“我爱你,我给予你所有的一切”、“我爱你,所以我替你挡风挡雨,为你铺桥搭路”、“我爱你,所以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当我们在谈父母之爱,一般都脱离不开一句话——“我的这一切,是为了谁?”为了谁?为了孩子。为何为了孩子?因为爱。
这确实是爱表达的方式,可这又不算爱。
因为爱,不是无止境的付出。为何如此言之,因为父母之爱对于孩子自我认知、人格独立,精神独立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而决定人格是否独立,精神是否正常的关键因素都在童年。
作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孩子需要知道自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知道自己是存在的,而决定这个关键的时间段是0——1.5岁,这个时间段内,需要父母,特别是母亲,需要母亲投入无限的爱,需给予婴儿目光的注视,让婴儿感知自己的存在。
当孩子知道了自己存在以后,需要开始挖掘自己的生存能力,找到自己的唯一性。这个时间段一般在1.5——3岁,孩子会开始“调皮捣蛋”、“满是好奇”,而父母需要做的不是事事代为,或者极力打压婴儿的好奇心,应该给予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发挥,只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再给予帮助。
在这3年里孩子能建立基本的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认识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别之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而决定孩子未来亲密关系的时间为3——6岁,孩子在3岁时已经有了性别意识,这个时间段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亲密关系以及性别认知的阶段。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经营好夫妻关系,告诉孩子,爸爸爱的是妈妈,其次才是你,妈妈爱的是爸爸,其次才是你,要极力避免出现偏颇行为,如父母一方拉拢孩子,在孩子面前讲另一方的不是和表现出自己最爱的不是伴侣而是孩子。
虽然不能亲自一个个实践验证,感觉还是学到了不少。当我成年以后,一直在修复我童年的缺失,重新认知自我。童年已经回不去了,但是不是所有的缺失都不是不可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