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财投资金融·投资·理财投资理财
新三板,下一个获利十倍的新机会!

新三板,下一个获利十倍的新机会!

作者: 投资百晓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4-16 13:29 被阅读0次

引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武功的速度达到极致的时候,有时候不需要复杂招式,只是简单的一招就可以克敌。把这个内容放在投资里去阐述,就是当你发现这个市场有不平衡的机会时候,就要去快速捕捉,因为市场的机会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其他投资者发现,不平衡的机会会逐渐变得平衡,机会也会慢慢消失。

回顾这么多年我理解的投资机会,最早的时候是因为交易规则的不健全产生了一些机会,阅历有限,没经历过,也就不发表看法了。股权分置改革后,催生了一波气势如虹的大牛市,很多投资者都是在那个年代开始投资,ETF套利也是得益于当时的市场环境,懂得人少,自然机会就多,即使是08年金融危机,瞬时套利、延时套利、事件套利等策略收益也颇丰。网下新股申购,从开始的1000万市值门槛,100%多的收益率,因为了解的人越来越多,门槛提高到了6000万,收益率也下降到了2%附近。离得近的,就是可转债,3月20日沪深交易所均发布公告表示,将转债交易情况纳入重点监控,而在这之前,可转债在市场的存在已经非常久了,很多小白的投资者也是从这个品种初尝投资的第一份盈利,毕竟只要有个账户,信用申购,甚是简单。虽然在2019年4月出现了一些破发情况,但是整年的收益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网下申购可转债,在符合主承销商的申购要求前提下去参与,收益甚至有些超预期,早期的网下申购是可以一个主体多账户申购的,一个江苏银行转债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股指期货上市首日,期限套利的价差可是以万为单位收益的,分级基金没有限制前,火热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套利机会,科创板上市,赶在公募基金限额前进行申购的套利机会,包括前段时间火热的原油类基金的套利等等,尚且把这些都暂时归结为制度红利的投资机会吧。最终我想说明,想做好投资,研究得要快,得尽早发现策略,把握好制度红利的机会。

下一个机会在哪里?首先,得是一个有制度红利的机会,其次,最好有一些门槛,说的残酷些,门槛高,参与的人就少些,从投资者适当性的角度,其实也是让符合这个机会参与的人群要有对应承受风险的能力,确切得说你得深入了解这个机会的内容。我觉得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新三板,或许新三板就是下一个机会。

新三板的投资逻辑

挂牌公司在不同板块上市所带来的估值变化带来了对应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可以通过捕捉转板以及新股申购两个方式得以实现。当然这一切都得从估值的角度出发,结合其他的一些基本面指标以及信息披露进展进行分析。

最近把所有三板的标的都梳理了一下,量大到可怕,但是通过数据可以梳理出一些规律和逻辑,下图是我整理出所有数据的截图,有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

通过数据的分析,2013年以来,共有9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含曾经挂)的公司实现IPO上市。

这些实现转板的公司考虑到转板后一年之后才能解禁流通,我剔除不满一年的转板公司,转板摘牌收盘价、新股上市价格、最高价、上市后解禁当天价格四个维度统计数据进行比较,数据如下,大部分的转板公司都有着不错的溢价。当然大家可能有一些疑问,这个对比似乎有些简单,逻辑不够缜密,其实我有更多的数据支持,但占用篇幅太大,就先讲个框架。

现在通过基本面以及信息披露的分析,提前找到一些优质的标的,可以布局,达到一个短周期的股权投资。

看完历史数据,我们再看看当前市场的标的,截至3月20日,有138家公司在证券会可查询到辅导备案记录,其中精选层65家,创业板30家,科创板26家,中小板7家,主板10家,数据截图如下:

我们着重分析一下目前申请精选层的这65家公司,看看这些公司的横纵向对比后估值是如何的。

                                                                             (精选层行业分布饼状图)

这65家公司按照证监会行业进行分类,分为11个行业,这些行业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做些对比,我们就举几个例子,所有例子的估值暂时都设定为3月20日:

农林牧渔整个市场的PE约为50倍,科创板PE为87倍,新三板创新层的伊禾农品属于新三板的农林牧渔板块,其PE为12倍,三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环境工程及服务全市场的PE约为20倍,科创板的PE为25倍,新三板中的紫科环保、新荣昌、新安洁、水治理、中航泰达市盈率分别为36倍、17倍、28倍、15倍、27倍,平均市盈率为25倍,基本与科创板的估值相同了。

占比最高的是制造业, PE高的佳力科技289倍,泰祥股份9倍,毕竟这是一个一级行业,里面的细分行业太多,按照每一个细分行业去对比,能够发现估值的差异化,有兴趣的可以单独沟通探讨。

这个对比其实能够看出差距,当然这个差距并不简单的理解为价差,毕竟上市的板块不同。之间的估值差距因各个因素造成了差异,但是逻辑都是一样的,或许存在着估值的价差。

当然今天只是开了个头,可能整理的逻辑也不够缜密。新三板从制度的解读到投资标的筛选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我最近整理了大量的数据,从规则、行业、财务数据等各种维度梳理新三板投资机会,今天只是先抛出话题,下一次我会说说新股申购以及规则上的解读。调整过后的新三板是一个未知的投资领域,风险也不好评估,但或许也蕴藏着一些潜在机会,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尝试捕获超额收益,希望有更多的投资者可以与我一起探讨并给予指正!

欢迎关注,更多投资策略陆续分享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三板,下一个获利十倍的新机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jr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