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后,国家破败,人事凋零,一片荒芜。
为了挽救颓势,慈禧举办了一场,以“国破山河在,今后怎么办”为题的科举,全国士人皆可参加。
在这次考试中,瞿鸿机以过人的才华,取得了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国家急需人才时,瞿鸿机随后就被安排进了军机处。位列军机大臣之首,成了炙手可热的一等一权臣。
可瞿鸿机,与当时手握重兵的袁世凯,政治理念和为人处世方式,截然不同。
一个中规中矩,一个不按常规出牌;一个埋头实干,一个左右逢迎。
瞿鸿机掌权后,几次要致袁世凯于死地。可每次,都被袁世凯用巧妙手腕,一一化解。
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如果整不垮对手,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
不是亡命当场,就是回家养老。
一代权臣瞿鸿机下场时,告诉弟子:
“你看人家(袁世凯),既捞钱财,还玩着女人,吃着喝着乐着,却把事情办的顺畅拿手。这就是高手,那是为什么?因为,她和上头的天(慈禧),总是站在一起,摸着对方的心理行事。”
瞿鸿机的这番话,揭示着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拉关系与实干,究竟哪个更好?
也许,这是没有标准答案,要看实际情况。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9569/4bcf1350ae3877e2.jpg)
毕竟,老舍先生,也写过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不成问题的问题》。
对与错,要靠我们自己去寻找。
而,这个故事中的一个主角袁世凯,他的真实形象,要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
袁世凯是机具争议的,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有人说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改革派人物中的第一人”。
那么,袁世凯的真实形象,到底是怎么样的?
01 袁世凯的发迹,因才华出众
从前,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袁世凯就是一个:窃取了革命果实的人物。
我们一直觉着,袁世凯似乎就是一个奸贼。
实际上,他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有野心的一代枭雄。
袁世凯的发迹,是在朝鲜练兵时。
1882年,朝鲜发生内乱,请求清廷帮着平定。袁世凯,便跟随军队,来到了朝鲜。
平乱中,袁世凯带领军队,作战英勇,帮着朝鲜军取得多次胜利。
将军对他的评价是: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
此后,他留在朝鲜,帮着朝鲜军练兵,得到了上下一致的好评。
在此期间,他还结交了朝鲜上层的贵族人士。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9569/b88ea76adb43f5f7.jpg)
随后,他的一系列行为,也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
回到清廷后,在朝廷任职,还兼任练兵之务。
从袁世凯的发迹,我们看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个有才华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即使,身处异国他乡。
02 风云变幻中,需与时俱进
在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
从道义上看,是袁世凯的品德有亏。而从袁世凯出发,是为了自己利益着想。
当时的光绪皇帝,是没什么实权的。权力,都在慈禧手中。
从维新变法仅持续百天看,实际情况的确如此。
道德上,袁世凯是卑下的;政治上,他的选择是卓越的。
也许,搞政治的人,没有几个,会太在乎道德。
从此以后,袁世凯的权力逐渐扩大。他组建了北洋军。
北洋军,从始至终,都十分听从袁世凯,基本上有些私家军的味道。
正所谓:治世要上面有人,乱世要手中有兵。
有了北洋军,袁世凯在官场舞台上,更能游刃有余。
此后,袁世凯还创建了新警察。新警察,是模仿西方的制度。
很多方面,袁世凯还是比较有先进观念的。
清廷末期,朝廷也在改革。那时,国家已经糜烂不堪。
看到日本的强大,慈禧也支持改制。于是,提出了君主立宪制。
袁世凯强烈主张君主立宪。但,他也号着慈禧的脉有所作为。
不论何时,变化就是永远的主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9569/01d6673b0ff2b8ef.jpeg)
改革,没有哪一次,都是伤筋动骨,有大利益的牵动。
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只有与时俱进,保持思想改变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1905年,慈禧废除科举时,有不少士人,以死谏阻。
那些士人,在紫禁城外,顶着烈日,跪了两天两夜,其中不少人,都相继倒地,就是希望慈禧保留科举。
这些士人,只能成了时代的牺牲者。
当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潮流来时,我们只能顺应,否则,也就成了时代铁轮下的牺牲品。
袁世凯,在清末的乱局中,能够始终保持着不败,甚至越来越强,正是他有着与时俱进的眼光。
03 临时大总统,梦想的破灭
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清朝帝制的第一枪。
也拉开了,彻底结束大清的辛亥革命大幕。
在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宣统帝溥仪,颁布了清帝退位的诏书。
这意味着,统治中国的两千多年帝制,彻底终结了。
而中华民国与大清,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没有血流成河,没有举国参战:
实际上,这一部分功劳,要归于袁世凯。
这正是为什么,袁世凯后来当上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
本来,孙中山先生是名正言顺的大总统。
之前,他和袁世凯约定,谁能迫使清帝不流血逊位,这个大总统将归谁。
也正由于袁世凯的努力,才使清朝主动逊位。这才避免了,一场血流成河的浩劫。
最终,孙中山先生,按照约定,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
中华民国初建,体制还不健全。本来它是共和制,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可在袁世凯那里,处处使他受限。
缘于野心,以及一系列的其它因素,袁世凯称帝了。
没多久,他的帝制,遭到全国的反对,在不甘和痛苦中,袁世凯也患病了。
因为医治无效,1916年6月6日,袁世凯与世长辞。
带着无奈和不解,袁世凯离开了这个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9569/f86aca4785f4cdf7.jpg)
他在临终的时候,还在念叨着,我为这个国家尽心尽力,却得到如此的结果,心中大有不甘。
袁世凯毕竟是从封建帝制走来的人物,到民国的共和,很难完全适应那一套。
当他能控制住局面后,就想着恢复帝制。
可时代已经变了,人民要起来当家做主。再要一个皇帝,人民是不答应的。
04 如何评价袁世凯
在清末民国初期,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动荡混乱的时代,能在其中脱颖而出,没有过硬的能耐,是痴人说梦。
而这时期的大事,袁世凯基本都亲历了。虽然最后不得好死,却也不枉一生。
袁世凯的真实形象,要远比我们教科书上的复杂,也更丰富饱满。
他是一代枭雄,这个是没错的。
如果说他窃取了革命果实,也不全是。毕竟,他的帝制,没有推行。
更确切的说,袁世凯是一个有抱负、有权谋、有野心的时代枭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