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夫子说:“人能生存于世是由于正直真诚,不直之人也能生存于世是由于侥幸避免了灾祸。”
《论语》中有很多篇章都讲到了“直”,如“举直错诸枉”,建议为政者要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枉的人之上;如“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所谓达,就是本质上正直并且遵守礼义。如“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直率而不懂礼就会尖刻伤人。还有合乎情理礼法,合乎中庸之道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等, 这些都表明孔子对“直”的重视,也表明“直”在儒家伦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这一章夫子告诉我们,人生存于人世,必须正直,直是生存之道。罔是不直,不直是人也能生存,只是侥幸。
我们先解释一下“人之生也直”这句的“生”和“直”:
古注有把上句“生”字解释为始生之生,下句“生”字解释为生存之生。李炳南先生说前后两个“生”同义,都是讲生存、活着的意思。直,本义是不弯曲,与“枉”、“曲”相对,直道无邪曲。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夫子为什么说人的生存要直呢?
皇《疏》引李充云:“人生之道惟其身直。”就是说人是直立而行的,和禽兽不一样,因此人一生下来的本性就是正直不虚伪的。《左传》中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说人是天地中和之气所生,所以《周易》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我们作为三才之一的人,上有天,下有地,禀承着天地的正气才生于世间的,就应当效法天地的高厚覆载之德,要有一个本然的公心,才能无愧于生于天地之间,这个公心就是直,所以人能够生存、活着下来就一定要正直。
刘氏《正义》里讲到:“直者,诚也。诚者内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直,就是以诚为核心,内诚外直。《中庸》上又说:“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说不知道善,就没法做到诚,所以诚又必须是与善相合的。所以直,就是做人不能昧着良心,对内不欺骗自己,对外不欺骗他人。
我想所有人,不管我们自己是不是一个正直的人,都希望别人是正直的人。因为大家都希望在自己有困难时,得到别人的帮助。但是,如果我们只希望别人正直,对我们真诚,而我自己却不愿意以诚相待他人,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得到他人的真心帮助呢?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都要以诚相待,首先是我要先对他人正直真诚,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帮助,才能生存在世。
读这一章,我们可以体会到夫子对不直之人能活着是深恶痛绝的,他希望我们都做一个正直的人全其一生。
那么我们能够生存于世,活下来,必须得正直吗?
《四书辨疑》上说,“生呢,就是指能全其生理,尽天年而善终,不遭受横夭之死。”人都是能以善终为原则,以横死为例外的。禽兽就不一样了,很多动物都是横死的,也不以横死为例外。所以在夫子心中,“直”不仅是修身立德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所以夫子坚定的告诉我们:“人之生也直”,人平安的活在世间依靠的是—直。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历史上那些不正直的人,如一些奸臣,他们福禄双全,甚至还能够长寿善终,这是为什么呢?
对这种罔曲之人还能生存于世,夫子说他们是“罔之生也幸而免。”
“罔”是曲的意思,就是不正直。不正直的人当然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是为什么呢?【集解】里讲“诬罔正直之道而亦生,是幸而免。”其实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因为侥幸才幸免于死,可是幸免只是暂时,因为他所造作的恶业将来必定有果报,这是不可能有幸免,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所以,黄氏《后案》里也说:“人受生于天,全生于世,以直道为之主。失此直道,天威所必谴,王法所必诛,众怒所必加。免者幸而已,言其尟[xiǎn]也。”
什么是“幸”?《论语正义》上引晋语说:“德不纯而福禄并至,谓之幸。言非分而得可庆幸也。”所以呢,“幸”是指非分而得的,而不是分内应得的,是一种不正常的获得。《左传》上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说如果一个国家,有能治理国家的善士能臣,在上位的话,那么他们必然会引导人民实实在在的在德行的根本处入手,财富和爵位呢,也都会依照实际的德行功劳而分配,自然就不会有很多人侥幸去获得了。可是,反过来,如果在上位的人都是侥幸而获得的话,却想要天下人能行直道,那就没法实施了。所以说,天天期盼非分而得的幸运,这是不正常的,是一种颠倒的价值观。我们不能靠幸运活着,因为这种德不纯获得的财富地位也是不长久的。通过新闻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因买彩票中奖的幸运儿在中奖后,都肆意挥霍奖金,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甚至还有的被捕入狱。所以我们要厚德载物,积累德行,踏踏实实的做人。古人说了,“小人得祸是恒常的,而得福是幸运的。”所以我们看,看待幸与不幸、看待福和祸,还要看我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对于君子来说,以长远的眼光去看,一生平安就是福。
蕅益大师给这章的批注是「卓吾云:不直的,都是死人。」李卓吾先生说,心地不正直的都是死人,虽然他现在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因为只有正直的人死了还活在大家心里,永垂青史,像文天祥这样的人。而那些不正直、虚伪狡诈的,为图自己一己之私而多行不义之人,虽然现在是荣华富贵,但确是衣冠禽兽,活着被人不齿,死后也是声名狼藉,如千年来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
那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一个正直真诚之人呢?
首先,我们自己要做一个正直真诚之人。如果我们不能做到,那么人人都不仁不直,长久下去就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了。所以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一定要真诚的对待他人。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大凡伟人,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都是得到他人的帮助,如汉高祖刘邦,他在运筹帷幄、谋略方面不如张良;搞后勤工作、征用粮草、治理国家不如萧何;带兵打仗、上阵冲锋、攻城略地,不如韩信。但因为刘邦很信任的任用他们而得到了天下。而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用,最终死在刘邦的手下。所以中庸说:“人能存诚,则行主忠信,而天且助顺,人且助信,故能生也。”
第二、不要用有色眼镜看他人,认为自己是正直真诚之人,他人是邪曲之人。就如同我们现在学习儒家文化,会心里莫名其妙的现起一种我比他人强、比他人优秀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在学圣贤。但没有明白我们自己不是圣贤,还只是一个初学者,照猫画虎之人。也许说的头头是道,但实际做起来确是一无是处啊。因此,一定要警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邪曲之人了。
第三、做一个真诚之人,从家庭做起。就是最亲密的夫妻之间,也要坦诚相待,把自己对家人的关爱、自己的烦恼及时表达,而不是嘴里不说,心里却是抱怨满腹,这都是一种不真诚的表现,这样也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幸福。
第四、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我们要时时省查内心,看看我们二六时中的一心一念是直,还是弯弯曲曲。把内心隐藏起来的邪曲找出来去对治,让心续朝着正直的方向走。
我们学习儒家文化,都想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不想成为祝鮀之佞的小人。那么我们就要常常检查我们内心的续流,思维我的人生之路是直还是罔呢?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都能有所领悟。
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