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你好。”你真的是为我好吗?
6月底公布高考成绩的时候,北京690分文科状元熊轩昂同学说过这样一番话
“像我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从小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天然地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你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
在这里我更想强调的是这句话:“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是肯定改变不了命运的”,我们好好想一下,这个“知识”二字到底指的是什么?真的是好取得的学习成绩,考入好的大学吗?
以我们各自的亲身经历来看,能让孩子未来过的好一些的知识是什么?我姑且以我浅薄的经验来总结,我认为它是立足于社会的生存技能、是与人相处时让彼此都觉得轻松舒适的技能。
“你觉得你是在为我好,可你究竟拿了什么言行为我好?!”
作为父母,往往明确地知道: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希望他以后能有富足的生活、高收入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希望他能够掌握一门安然立于社会的技能。好的学习成绩,在父母看来,那意味着,孩子将来有机会上好大学、轻松找好工作。很多家长在认为自己的孩子在上学这件事上有出路的时候,是不会轻易就让自己的孩子放弃这条路的,毕竟这是相对很多条其他路来看,孩子能走得不用那么辛苦、未来也相对好一些的一条出路。
可是大家知道吗?我们在希望孩子成为这样子的同时,我们也在用言行影响着他,我们在言传身教地告诉他:遇到令人恼火的事情时你是随意发脾气、还是克制自己,遇到困难时你是安于现状还是奋发图强,学习时你是懒得动脑子还是想法设法学会它。
我以前有一个研究生同学, 他的妈妈脾气很不稳定,动不动就发脾气,并且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记得有一次他提起过,小时候过年时,他的爸爸妈妈从外地回家了,他特别想让他的妈妈抱抱他。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哭得满脸是泪,蹲坐在地上,孱弱的小手向他妈妈所在的方向伸开着。他的妈妈因为聒噪的哭闹声,很是厌烦。她长久地没有回应,并且用恶劣的语言训斥着他:吵死了,哭什么哭,我又没死,你哭啥!他没有收回双手,却是哭的更加狠烈。时光早已绕过了那段岁月,可这件几十年的事情依旧印刻在他的脑子里。
而今看来,我的这个同学也是如此,负面情绪重,以自我为中心。每次遇到他时,他总在数落其他同学的不是:和他关系比较近的同学自己去给老师送了个礼物,而不提前和他说一声;在寝室里忙着洗衣服的同学不帮他把电脑拿下床;和朋友一起出门买东西,他说那人买了件衣服在炫耀等等数之不尽。
父母是孩子习得情绪的第一任老师,既然他的父母能把他培养成研究生,在学习方面他的父母肯定是尽力为他守持一个好的环境、目标和动力的。可是,在其他方面呢?
上个周学校举行家长会,我所在学校位处郊区,政府主办拆迁,本地的居民都很有钱,一般都有两三套房子,但是家长的教育意识并没有因为变得有钱而提升很明显。家长会的时候,有两个家长的对比很明显,一个是本地人,一个是外地人。本地人的这个家长在我讲话的时候,一直在左看右看,甚至可以说整个过程我都没见她仔细听过一句话;外地人的那个家长整个过程都听得很认真。这两个学生学习成绩上差距很大。本地的那个孩子语数英科目成绩都不好,而外地的那个孩子各科都是班里的佼佼者。
有时你是如何做的胜过你是如何说的千百倍,你教会了孩子每一个阶段到底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度过,因而才有了现在常说的“父母要以身作则,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