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这几年里,我多数时候都处于“忙盲茫”的状态。被动地接着课,被动地努力着,被动地完成任务。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看书,上教练课,学习时间管理,参加社群,都没有太大的改观,每次点燃的热情只能持续一小阵,就熄灭了。这种病入膏肓的状态,影响的不仅是工作,还有家庭。
第一个改变的契机,是订阅了得到的《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从心理层面了解,为什么我的改变这么难。其中有个例子是,一个案主在换工作,不断尝试改变。其实他不断尝试改变的行为就是他的心理舒适区,让他暂时免于焦虑的煎熬。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这时我才接纳自我,真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有些目标是实现不了的。我回归到最初的起点,如何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也许冥冥中注定的,不早也不晚,我迎来了第二个改变的契机。
虽然只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但是我已经记不得当时是为什么会报名参加Ctt效能教练第十期线上训练营了。也许是开班说明会,也许是价格,也许是对阳菌的信任,反正我加入了。其实前几节课,我多少都有些了解,学之前也没有太多的期待,但是事实证明收获很大。我是个不太容易做到觉察自我的人,思维的两节课和心态的两节课,我实际上反复在做的就是觉察,这是后面一切的基础。而且,在顾老师的反复的答疑和互动中,我的理解慢慢加深了。顾老师是一个不急不躁的人,让人感觉他就在我前面不远处,无论我走得快还是走得慢,他都在那。
更大的蜕变来自于聚焦目标这节课之后。在直播课后,我并没有马上找到激动内心的O,作业也停顿下来,甚至连打卡都停下来了。跟诗彤做过一次沟通,似乎找到了点感觉,不过还是感觉有层纱,让我看不清楚。由于有了前面养成的“接纳自我”,索性不去想如何定OKR了。盘点还有哪些作业要完成,先做最容易的哪一项,不让自己继续停下来。这就是打卡——使用效能手册和写丰盛日记。
除了打卡以外,还有一篇简书要写。要完成这篇简书,我觉得我还得再听一遍课程。在边听边整理笔记中,我发现我怎么没有去盘点我的优势呢?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呢?一下子豁然开朗,几个关键词跳了出来:数据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单独每个方面都有人在做,可是用数据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还不多见,而且这也是国内管理升级的趋势。这个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一定是有价值的,而且来自客户的认可是能让我内心充满能量的,也许将来还可以写本书把它传播给更多的人。想想都另我激动!
很幸运,我找到了属于我的O和KR。最重要的是,终于走出了心理舒适区。这次,我想我不会怀疑自己,而是接纳自己,在遇到挫折时也不会轻易放弃,耐心积累,会做成这件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