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图书馆安静地享受悠闲惬意的周末时光,冷不丁看到小静发来的一条微信:室友出游,没有叫上我同行,好伤心。我问她现在在干什么。小静半天回复我:宅ing。
我一时语塞。
这不是第一次小静和我吐槽了。小静是我大学同学和朋友,毕业后我工作她读研继续深造,机缘巧合的是最后相聚在了帝都。我们会偶尔见面谈谈天说说地,或者电话聊聊最近的状况。她的几个室友比大学的还要个性一些,偶尔也会产生点摩擦。只不过由于小静经常实习和外出打工,和室友的时间比较少。导致的结果就是,周末或者其他聚餐活动,除非小静亲自去问,她们一般都不会邀请小静。如此以往,小静就觉得自己被孤立。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很理解小静。我也曾是很敏感的那一类女孩,初入职场时对谁都笑脸以对生怕有所得罪。心里总期待着尽快融入这个团队,同事或者前辈安排的任务从来不敢拒绝,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那时候有几位前辈喜欢周末去周边游玩,邀请我时我往往都很开心的应答下来。最后玩的倒是不错,只是心理总是有些诚惶诚恐,生怕哪里做错事。
也许是表现的过于谨慎和不自在,慢慢的,同事之间也分出了根据友好程度高低不同而组成的小团伙,几位爱玩的同事出游也不再叫我。中午吃饭也会出现她们几人外出聚餐而我一人去食堂。
我曾以为也许是我的交往能力有问题。明明是同时入职的同事,有人就可以迅速和大家打成一片,而我就感觉融不进去呢。但是仔细观察之后发现,一个自发形成的小团伙,每个人总有其特点。有的人喜欢指挥张罗事儿,有的人喜欢说笑调节气氛,有的人则听从指挥和安排。重要的是大家都很自在和坦然,那种气场和氛围是一起营造出来的。
仔细想一想,即使暂时一个人又如何?如果对真实的自己不满意,那就想办法提升。我开始给自己找事情做,学习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日晚上回家看书,周末自己找地方游玩,泡泡图书馆充电,想跑步就跑步,想听音乐就听音乐。
当我慢慢学习和自己独处后,面对其他人的自己感觉更坦然了。饭桌上聊天也更自在,不再为自己是否说错了话而担心。同事也开始对我的业余生活感兴趣,来问我关于运动和其他爱好的事情。周末再有同事出去游玩的邀请,我会根据自己的计划选择去或者不去。有什么美食和有趣的地方,我也会和大家分享心得。
如今的我还是会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游玩,一个人跑步。但是,我很坦然,而且内心满足。他人有意则欣然同行,无人了解则开心独处。
有些人可以一直生活在众人的中心,原因有很多,或者因为自己的魅力,或者因为所处的位置,但多数都有自己的个性。如果感觉自己被大家遗忘,那么恭喜你,终于有机会冷静下来看看自己的生活了。其他人再多姿多彩的生活都与你无关,只有自己认可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才有再次面对世界的机会。与其迁就别人努力加入所谓的团队,不如给自己一些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让自己活的更精彩。
最后的我给小静发了一张图书馆室内的图片,回复:我现在一人在图书馆呢。
希望她能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