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有意思的文章
「微经1 - 3」为什么会有交易?

「微经1 - 3」为什么会有交易?

作者: 零敲碎打 | 来源:发表于2016-03-30 22:03 被阅读182次

第一讲  概念与结构: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第3节    为什么会有交易?

有了成本、收益、剩余的概念,我们可以尝试回答这样一个本质的问题:为什么会交易?

一、人与人的交易

比如甲想从乙处买某样商品,如果交易能实现,其必要条件是:甲对商品的评价,或者说商品给甲带来的收益,大于乙提供商品的成本这里,我们假设甲对商品的评价是10元,而乙提供商品的成本是2元,最终,双方以介于2元和10元之间的某个价格,比如6元,成交了。

其实,在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交易情形中,结合成本、收益、剩余的概念,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重要的结论:

第一,双方都通过交易得到了“剩余”,甲得到10 – 6 = 4元,乙得到6 – 2 = 4元。因此,双方都通过交易改善了自己的处境

第二,双方一起的“总剩余”等于10 – 2 = 8元,总剩余为正,是交易能达成的必要条件,实现交易,就是实现了对总剩余的分割——这个过程就好像:两个人各拿着半张100元残币见面,一起到银行换得了一张100元新币,又用这100元一起吃了顿饭一样。但如果双方碰不到(实现不了交易),各自手中的半张残币就没有价值。

第三,成交价格一定不超过甲对商品的评价,也不低于乙提供商品的成本。这是显然的,因为如果不满足,交易一定不能“自愿”达成。但背后有着更深的含义:只要一项交易是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哪怕其中一方的剩余未零),一定可以保证双方的总收益增加,且同时没有任一方的收益减少——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帕累托改进,当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时,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四,在区间内,具体以怎样的价格成交,取决于双方的议价能力,而议价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对方的不可替代性。如果除了乙,还有丙和丁在提供同样的商品,对乙形成有力的竞争,使得甲就有很多选择。那么对于乙来说,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成交并得到剩余,终究还是比无法成交要好。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交易就可能以一个更接近乙提供商品的成本的价格成交。反之也一样,如果买方趋之若鹜而乙是唯一的提供者,乙也可以待价而沽。

第五,前面说“总剩余为正”是交易实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交易达成往往还要承担一个“交易成本”,比如因为信息不通畅的寻找成本、交易税等等。如果交易成本的大小超过了总剩余,交易也就无法实现了。事实上,交易成本的存在是方方面面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议题,我们后面会有专门的小节详述。

二、国与国的交易

交易不止发生在甲和乙两个人之间,也发生在国与国之间,比如A国和B国。相应地,关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在A国与B国的交易中,假设两个国家都可以生产啤酒和花生米,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谁来生产啤酒,谁来生产花生米呢?

这里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个叫优势的概念。简单但也有失严谨地说,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如果A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向B国提供某种商品,我们认为A国相对B国具有优势。这里给“更低的成本”打了引号,因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跟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有一个关键的不同:双方都同时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即商品在各国内部已经存在市场,那么“成本”指什么,是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还是生产者的成本?“更低”又是跟什么比更低?

简单地说,此处更低的成本指的就是:具有更低的国内市场价格——因为价格是综合了国内消费者对商品评价国内生产者生产成本两方面成本的,体现了一个国家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作为一个整体,向外输出商品的成本。

基于以上“优势”的概念,我们分两个情况来分析这个问题。

情况一:假设在A国啤酒和花生米的价格分别是10元/升和15元/斤,在B国啤酒和花生米的价格分别是20元/升和10元/斤。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A国在提供啤酒上有优势,B国在提供花生米上有优势。两国之间存在贸易机会:A国向B国出口啤酒而进口花生米,B国向A国出口花生米而进口啤酒。结果是两个国家都赚了。

情况二:假设在A国啤酒和花生米的价格分别是10元/升和25元/斤,在B国啤酒和花生米的价格分别是20元/升和60元/斤。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A国在提供啤酒和花生米上都相对B国有优势。但两国之间就不存在贸易机会了吗?不是的。一位聪明的商人会发现:从A国带着10斤花生米到B国,可以换得30升啤酒,带回A国,又可以换得12斤花生米——相当于用10斤花生米换了12斤花生米;相似的,从B国带着10升啤酒到A国,可以换得4斤花生米,带回B国,又可以换得12升啤酒——相当于用10升啤酒换了12升啤酒。

可以看到,虽然A国在提供啤酒和花生米上都相对B国有优势,但在这位聪明的商人倒买倒卖的过程中,实现了A国向B国输出花生米,B国向A国输出啤酒的贸易!

如何理解两种情况中两国的贸易呢?这需要将“优势”这个概念进一步拆分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两个。

在情况一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A国因为提供啤酒的“绝对成本”低,向B国出口啤酒;B国因为提供花生米的“绝对成本”低,向A国出口花生米。在情况二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A国因为提供花生米的“相对成本”低,向B国出口花生米;B国因为提供啤酒的“相对成本”低,向A国出口啤酒。仔细一想即可发现,这里的比较优势相对成本,恰恰因为考虑的是机会成本”——把提供一种商品的成本,理解为提供等价值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因此,真正决定两国贸易关系的并非“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两种商品在各国内的价格比。

比较优势的原理告诉我们,即使在什么项目上都绝对不如别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从相对的角度找到自己可以发挥特长的领域,并且通过分工和交换使贸易双方都获益。对于个人而言,也一样存在这样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比较优势理论也可视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这个概念的核心还是“机会成本”,希望这个故事让你懂了。如果没懂的话也没关系,等看到后面更多章节,相信你会理解得越来越好的。

相关文章

  • 「微经1 - 3」为什么会有交易?

    第一讲 概念与结构: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第3节 为什么会有交易? 有了成本、收益、剩余的概念,我们可以尝试回...

  • 2018-07-29

    港美国际易购微交易现货微盘微交易投资理财首选产品平台?微交易操作有什么技巧为什么那么容易亏? 微交易作为一种新型的...

  •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课后留言(一)

    经济学视角 为什么经济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1.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需求2.需求不一样就会产生交易3.交易衍生出货币,...

  • 浅谈安联交易所

    本次内容分为三块1 前言2 交易所发展历程3 安联交易所的优势 前言: 数字货币从被人们知道到被认可,总共经...

  • PHP微信支付

    1.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微信支付,审核通过。2.微信商户平台配置支付授权目录 3.微信交易单号获取类 3.回调函数 4...

  • 「微经1 - 5」浅谈交易成本(上)

    第一讲 概念与结构: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第5节:浅谈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顾名思义,就是“由交易行为带来的成本”...

  • 「微经1 - 6」浅谈交易成本(下)

    第一讲 概念与结构: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第6节:浅谈交易成本(下) 张五常在他的《经济解释》中提到了诸多有关交...

  •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001

    1.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2.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价格波动。 3.只要有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问题...

  • 2018.11.19.雷达币最大价值是什么?名词翻译

    1,概览=银行存款=保险柜,昨日收益=利息=发行 2,交易历史=计帐员 3,转帐=支付宝十微信 4,交易=股市十货...

  • Day11 指数基金在哪买?场内VS场内

    1、场内交易——买入 2、场内交易——卖出 3、场外交易———买入 4、场外交易———卖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经1 - 3」为什么会有交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le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