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执政党失去自我变革的最佳时机甚至最后机会时,陷入的是改革与不改革都将产生激烈革命的困局。
经济下行,国进民退,权力监督的缺失,公民社会的倒退,法治环境的持续恶化,分配不公的加剧,贪腐制度性建设滞后等等。
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形成对原有社会进一步破坏的同时,其中公民社会的倒退又使得试图变革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一百多来年,所有的曲折探索,无非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前进与过渡。
在现代化转型中,从来就没有什么东方社会、西方社会,没有什么“特色社会”模式,只有野蛮社会与文明社会。
所谓现代化的转型,实质就是不断改进自身的野蛮性,注入文明性的过程。
对有些东西的追求,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现代社会基本价值理念是人类共性,它可以有模式之分,最终却只有真假之别。
而实现现代化转型,公民素质又是绕不过的一栏,公民意识的淡薄,一般也是政府以“民智未开”拖延政治改革的依据,另一方面,却又极力打压公民社会,高压维稳以图社会暂时安定,不过纸糊门阙、粉饰太平罢了。
顽疾从生,积弊已久,渐趋滑向改与不改,都将“辛亥”的深渊。
改革时机已过,在公民素质难以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时强力推进政改,上层与底层的脱节将愈加明显,疾风骤雨的变革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与混乱。
若放任不改,或继续加强控制,带来的是更加疾风骤雨的革命,动荡加剧,混乱持续。
如何重塑公信力,加强公民教育,推进公民社会,释放切实政治改革的信号与诚意,完善配套措施与社会保障。
是如今执政党急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历史,并不会留太多时间,虽然我已越来越悲观,仍是不愿看到历史的轮回。
晚安。
——闲畔落花·九月廿七·11.4
杂文·改与不改,都将辛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