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749763/2e2492683a24f20d.jpg)
前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青春期和孩子沟通应注意的肢体沟通方式。
还记得吗?可以看我前两天的日更哦。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用少量的语言就能回应孩子?
一. 用特别简洁的短语
比如说用“嗯 哦 啊……”这种很简洁的短语回应孩子。
比如:孩子抱怨老师、抱怨作业。
孩子说:“妈妈,今天作业超级多。”
你可以回应:“哦~”
孩子:“每科老师都当我们不用学其他科目的呀?”
妈妈:“嗯~~”
孩子:“真是的,怎么可能做的完那么多作业呢?”
妈妈:“嗯~~”
孩子:“我有办法了,把最凶的老师的作业先做完,免得明天被骂。”
妈妈:“啊~~”
让孩子多表达,尽量不说话。我们尽量不说话,不说话就不会去评论,不会去挑刺,不会给意见。
你会发现你不给意见之后,孩子自己是会找出路的,他自己找到的出路不管是否符合我们的标准,只要不违反原则都可以给他们自由。
可以在他们心情好的时候,适当时候进一步引导。但是要补充一点,刚才这段对话和妈妈的回应有关。
虽然都是简洁的“嗯 哦 ……”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调和深层含义的。
第一个“哦~~”要说的有点无奈,认同孩子作业多的心情。
第二个“嗯~~”有点笑意。
第三个“嗯~~”有点在思考的感觉。
第四个“啊~~”听完孩子方法后感到开心和释怀。
你发现了吧?少说话才是高手。
二. 听出重点,重复重点
举例说明:
孩子:“妈妈,刚才回家路上下好大雨呀,我的裤子鞋子都湿了。一路上都在下,水坑还特别的多,好不容易回到小区门口,雨竟然停了。”
我们一定要听出语音语调,他要表达的重点,然后重复这个重点就行了。
刚才这段话的重点呢是最后一句,所以家长可以简单重复:“哦,好不容易回到小区的门口,雨竟然不下了呀?”
为什么这句话是重点呢?
因为这句话和孩子的心情转折有关。因为这句话和孩子的心情转折有关,他可能觉得很不公平、很懊恼、很后悔。
我们重复了这句话,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心情被理解了。
再举一个例子:
孩子:“妈妈。我今天早上肚子不舒服,后来语文课好了一点,就没有和班主任请假,结果上体育课的时候又开始不舒服了,所以我没有跑步,但是老师就说我没有请假。”
家长们有没有听出这段话的重点呢?是应该怎样向体育老师解释吗?还是孩子肚子不舒服呢?
对,当然是孩子肚子不舒服,这是和孩子切身相关的。
所以你回应:“你肚子不舒服呀?”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关心,主观认为,他在父母心里是比较重要的,即使和老师之间遇到了问题,父母还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
这样的感觉,会让我们下一次引导孩子和体育老师沟通时,孩子就能比较听得进去了。否则孩子就会情绪反弹。
三. 表达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是什么呢?就是把自己带入到对方的情境中去感受一下。要注意,带入时可不是用我们成年人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哦。家长带入孩子的情景,自己也就变成了孩子的年纪。
感同身受的技巧很多,分很多的难度。我们先从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入手,这个操作只需要说一句话“嗯,如果是我,我也会……”
结合刚才我们举过得例子说一下,比如孩子抱怨刚到小区门口雨就停了,家长可以回应:“啊,一回来就停了?”这是简单的重复重点。
孩子如果继续说:“嗯,对呢,真讨厌!”
那么这时家长就可以回应:“嗯,如果是我,我也会觉得真讨厌。”
孩子会继续说:“不公平呀,我路上那么辛苦回来,早知道我就多等一会了。”
这时候家长可以回应:“嗯,如果是我,我也会后悔没有多等一下。”
这个技巧操作起来并不难,只要我们发挥聆听技巧中,听出孩子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再配上“如果是我……”这句话做开头,就大功告成啦。
课后彩蛋:
戒掉以下口头禅:
1.“你听明白了吗?”
2.“你知道了没?”
3.“你听我把话说完。”
4.每次你说话一开头就说的那一句“不是”。
5.“你”,常常说“你”很少说“我”。
好啦,今天陈瑶老师的课堂笔记分享到这里了。明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青春期孩子回应技巧。
我是迷影(MiyingHappy)个人品牌践行者 心理咨询师 13岁孩子妈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49763/d1dfc7b81ff2801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