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沉迷与沉浸体验
当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游戏越来越高度人性化、智能化、互动式的时候,年轻人很难不被吸引,从而沉迷其中。有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在全世界排名第三。种种迹象表明,似乎最新科技成果变成了罪魁祸首,毁了一代人。面对高科技的网络和网络游戏、面对难以理解的“新新人类”,教育者常常感到困惑又无奈。
网络游戏利用各种体技术、动漫技术、图像、音乐、故事情节等等吸引了大批玩家,使之在娱乐互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很多成年人一接触网络游戏都会“乐不思蜀”,孩子们更是会被精彩纷呈的虚拟世界吸引,忘记枯燥乏味的课堂、单调无趣的作业,以及那种高压力的竞争和紧张的师生关系。
高科技应用到哪里,年轻人的热点就跟到哪里,也许是对此现象的一种理解,也是历史的必然。青少年热衷网络游戏对我们的启示是:第一、不能继续忽视这个现象而应该认真研究,因为受影响的人群覆盖面很广;第二,根据存在主义哲学来理解,存在即是合理的,网络既然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接受和适应它,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间题;第三,网络游戏既然能如此强烈地吸引青少年,它的成功经验也是可以被教育工作者所利用和采纳的。
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沉浸体验,“是人们在受其内在动机使而从事具有挑战性却可控的任务时所经历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积机心理学研究发现,“沉浸体验是一种最令人满意的体验,一种几乎是自动的无需花力气的却高度集中的感觉体验”。为了产生沉浸体验,人们必须把合适的时机完成这些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及时的反馈。主要包含以下八个要素:明确的目标;集中注意力;自我意识消失,从而使行动和意识为一体;时间感被歪曲;直接和及时的反馈;能力水平和挑战之间平衡;到个体能够控制情境或活动;活动可以获得内部报偿,从而行动不费力气。
因此要改变学生沉迷于网络或网络游戏的状态,需要教育者综合评价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在高科技背景之下仅靠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学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改变。
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实施积极影响的基础,沉迷网络的学生最缺乏的是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互动中获得的积极体验。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下面几点:一是理解学生,倾听是理解的前提,很多老师只是一味地叙说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不听学生心声,结果根本没法沟通,教师的影响力降为零;二是爱护和包容学生,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特点,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只要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愿意接受老师和教育;三是原则问题不让步。
第二,保持学习过程中刺激的新异性、保持挑战的适宜难度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关键。
第三,先解决学生的情绪问题,在解决习惯问题和学习障碍,逐渐把学生的注意力重心转移到课业上来。
第四,教师要克服自身的消极情绪,耐心陪伴和等待学生的改变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