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书家,他的作品必然能够让人看到笔墨背后的东西。要达到如此高度,无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理富,胸襟阔,去烟火气,得大境界。”——撰文:彭匈(历任中共恭城县委宣传部部长、漓江出版社社长、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现任广西出版总社出版部主任、编审,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散文创研会副会长、广西有突出贡献专家。)

西方人面对我们中国艺术,通常会有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他们往往先是固执地认为,中国艺术崇尚大红大绿,艺术品位不高;然而当他们了解并接触到中国书法——这种竟然用单一的纯粹的颜色演绎而成的艺术时,肃然了,折服了。进而听见我们的艺术家说出一句“墨分五彩”时,他们更是茫然无措。能不茫然吗?气象万千的中国书法,岂是他们贯常使用的几何构图、平衡透视等审美标准所能界定得了的。更何况这门艺术有着数千年薪火传承从无间断的执著。

很欣喜看到周样的书法精品集《走向晋唐》付梓。这无疑又是艺术传承中的一份接力。

我向来认为,习书之正道,必先与古为徒,再言创新。与古人对话,和先贤神交,得古气,取道法,有感悟,善化用,最终破茧脱颖,乃成自家面目。路子正,很重要。有人一味厚今薄古,轻视碑帖,乃至渺视古人,开口“超越”,闭口“特质”,殊不知染成的是一身“习气”。无论干哪一行,一旦有了习气,就很难再入正门。文宗秦汉,书法晋唐。周样是深谙此中三昧的。因而他的对话古人,是下了真功夫的。前一段书法界评出中国书法史上四位最具代表性人物,为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董其昌。我深表赞同。这是因为他们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功高至伟。看见他们的名字,我甚至会想到太史公那段回响千古的名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从周样的实践中,看得出他在追慕四位巨人的道路上不辞跋涉的身影,甚至感受得到他在付出一段艰辛之后有所悟有所得的喜悦。

判断一个书家的文化底蕴,观其书法正文固然重要,而读其文末之“款识”,更能了解他对其所学的前辈书家或诗人有无文化上的理解,进而有无心灵上的沟通。今之大多数书家,落款仅有日期名号,至多者“右录某某诗句”。周样的多幅作品,皆有长短不一的款识,或表述自己对先贤书迹的解读,或抒写心中一份独到的领悟。如《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之款识云:“右节临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碑为怀仁耗时十载,依太宗内府之真迹集字模刻而成。其镌刻之精美,后世难有企及者。然完璧微瑕,因为集字,故字字精选细察,择其优善者而从之,故上下气韵难以兼顾,叹为之病也。故后世临习者不可不察也。”有叙述,有评价,还有一已之见。可贵。另,《宋·范成大〈馆娃宫赋〉》长款之后,一句“庚寅年末时天寒手冻”,亦让人近距离地领略到一位当今年轻人的书法生活现场感。

对于当今的书家,中国传统文化中丰赡的精神元素不可不予以重视。比如道家,老子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追求真正的大美,实现人格的自由,达到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之境。又比如释家,万法一如,即心即佛,当头棒喝,豁然顿悟,利剑一挥,妄念俱绝。周样作品中有多幅经卷,从里面透出的清静气息,我们可以想见,他是常常焚香沐浴伏案作唐人写经状的。

周样生活在山环水绕的桂林,人们常说的“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他是占有这个地利的。环境对于一个人文化性格的形成有没有影响呢?对此,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过他的见解:“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应该说这是一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生活在桂林的艺术家们更应该好好研究一下。

一个成功的书家,他的作品必然能够让人看到笔墨背后的东西。要达到如此高度,无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理富,胸襟阔,去烟火气,得大境界。周样未来的路子还长,山阴道上,风光无限。对周样未来的努力与成功,我们充满期待。——是为序。
周样——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广西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画篆刻艺术名家工作室高级课程研修班【周样书法艺术专修班】导师/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桂林市象山区政协委员、政协象山书画院副院长。
自幼习书,师从著名书法家帅立志、王春新诸位先生,书法以帖学为宗,继承传统,不断从二王及赵孟頫、褚遂良、王铎、董其昌等经典法帖中汲取营养,书法端正儒雅、清秀飘逸。楷书根基源自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兼收赵孟頫的技巧特点,用笔端稳娴熟,扎实而灵动,笔法富有生气、力量和阳刚精神,雄浑豪放,神工化一。行草上溯“二王”,笔墨腴润,点画精到,起止到位,结体紧密,字字珠玑,且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古典气息,清和中流露出董其昌的潇洒意趣,风格独具,雅俗共赏,具有书法形式美、传统文化蕴涵和强烈的观赏感。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插空峭壁白云迷,独上高巅万象低。
一路接天连楚界,两峰拔地镇南夷。
泉飞石涧游魂冷,风捲松涛匹马嘶。
踏破层崖心未折,凤凰山后鹧鸪啼。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何时,岁月的铁杵已磨成银针,高悬稳定着夏日的心神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贵妃亲擎砚,力士与脱靴。御调羹就飧不谢。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
欢迎您关注“周样书法艺术”。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