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挺焦虑的,查了点资料,思考了关于焦虑的问题,有点小收获。
理解焦虑
焦虑往往伴随着恐惧,不确定和自我怀疑
有个闭环的焦虑环,我们经常在焦虑环中恶性循环,然后越来越累
- 感受到危险
即有压力源,比如一场考试,一项任务 - 发现没办法消除危险
- 反复确认信息
确认信息没毛病,错在反复机械地确认,搞得自己很累 - 反复回放灾难性后果
思考灾难性后果也没错,同样错在反复机械的回放灾难性后果,而不是解决 - 重复安全行为,一些无用功
对我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刷手机,明明没什么想了解的信息,但还是反复刷着,企图通过营造自己有在做什么事的假象来让自己有控制感,但结果是适得其反 - 形成惯性
形成路径依赖,次数多了后,每次都会走这样的一个流程
破除焦虑
既然是个闭环,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破除其中的环节
-
忍受一定的不稳定,不确定
我之前是只要事情不按我的预期发展,我就会很焦虑,即使是走错路这种小事,也足以令我暴躁。后来认识个朋友,他是那种走错路就好好欣赏这意外的风景那种人,所以我也慢慢的学着不把自己的思维定死,多接触新的思想,新的体系,不依赖单一的经验来看世界,经常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见得太少。 -
聚焦有用的事
就像前面说的,确认信息没毛病,甚至是好习惯,但不该反复确认同一信息,而应该拿出理性,分析这些信息,聚焦有用的事情。
比如下周有考试,确认了考试范围,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就可以对考试范围针对性的学习,而不是一直念叨着下周要考试下周要考试 -
思考现实
之前说的,推演灾难性后果没错,思考最坏结果也没错,但不该反复做同样的推演。应该拿出理性分析,最坏的可能是什么,会不会发生,发生了自己能不能接受。
还是拿考试举例,已经考完了,考试成绩还未公布,考砸了会怎么样,没有奖学金,要补考,还是会被开除。最差的就是被开除,但分析一下就知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以不管,那就是要补考,补考自己也可以接受,那就不用再担心这个了。 -
接受“不必控制”
焦虑下会重复安全行为,比如刷手机,来让自己有点控制感,但结果是适得其反。
所以应该跳出这个逻辑,不是一定要控制,完全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去跑个步,看个书,转移下注意力。
我是比较喜欢2和3的方式,因为做不到2和3,我就很难转移注意力来做好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