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闻风丧胆的“焦虑”一词又双叒叕出现了,几乎天天都能在各类资讯平台看到这个十分魔怔的词语,你已经轻蔑地一哼鼻子埋怨自己刚刚为什么要点开这篇文章,毕竟各种借题发挥和炒作的套路你早已深谙于心,说不定文章结尾的广告能完美印证你的猜想。(不用往下滑了,结尾没有广告,真的没有。)
且慢!留步!此篇并不是想哗众取宠、博人眼球,各位看官的智商岂容笔者低估?在此,仅想真诚地与各位分享个人的经验与体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今日整个时代的焦虑病症暂且按下不表,仅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焦虑一探究竟。中国的大学生活,是从高中目标明确单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所有资源皆高度集中的阶段,来到了选择丰富性提高、自我话语权显著增强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差异如此之大,需要的行为能力和思维模式大不相同。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引导来完成两个阶段的良好过渡,而是被硬生生地冲入大海,孤零零地从一条小河来到充满未知的无垠深海。
因此,他们或许希望在海中寻找到灯塔,把握前进的方向;希望身处洋流的交汇处,紧紧靠近风暴(同样也是机会)的核心。于是,在那些夜深人静的时刻,心中激烈的冲动和情感驱使着他们为自己规划人生、定下目标,种下一颗“我要成为最狂的海浪”的梦想种子,自己看了感动不已、斗志满满,旁人见了潸然泪下,为他点赞。这些目标涉及方方面面,或许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经济独立,或许是坚持健身成功减肥,或许是多争取实习最好毕业拿500强offer,或许是以学术为己任努力学习进世界名校或考研成功……这些想法都很好,真心值得称赞和鼓励,也不乏许多真正实现它们的人。
可是这样的人在偌大的群体基数下,比例并不算高,仍然有太多年轻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走原路,也许是由于自制力,也许是他们对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不清晰。这就又回到了从小溪到大海的迷茫困境中,未来广阔无垠,似乎有着无限的可能去创造,但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更使内心焦灼、不安。便想抓住一块浮木、找到一座小岛,让自己在漂浮不安的恐惧中获得安全感。于是,一部分人倾向于这样的选择:不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风险而选择保研、考研,而并非对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周围人都在考雅思托福,自己也就学英语做申请准备考虑着留学美英澳加;同学们在政府、媒体和各类前景光明的企业里实习,便东一个西一个做起了实习,期待着令人满意的offer……
他们为了挣脱迷茫困境带来不确定感,重新完全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急急忙忙地订好了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有着普遍特征:家庭、社会认可度高;周围许多人都以此为方向;经过自己一番思索也认同其有着显著好处。这样看来,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此出炉,接下来便可以大目标拆小目标、层层细化,确定自己的重心、安排自己的生活,一切有条不紊循序渐进,非常科学合理。
完美,简直完美至极。
天衣无缝。
又可以继续奋斗。
不断朝着前进方向打怪升级,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担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呜呼!夫复何求?
等等……为什么我留学回来和普通211毕业的小A薪资相同?为什么我在北上广拿着月薪5位数却天天加班挤着地铁住着合租房,而老家的同学下班悠闲自在回家有酒有菜最近还计划买房?我明明不是早已计划了详尽的职业生涯、制定了完美的人生规划吗?不是辛辛苦苦奋斗了这么多年吗?好像事情有点偏离我想象中的轨道……
当然,这些问题中包含着对幸福的理解、对成功的定义、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类似思索。不过,在这背后或许还有一个未曾被发现的原因,而它,曾像灯塔一般指引着你的生活——那便是,给自己设限。
不不不,我高中写作文就早已把”人生不设限“这种话题写烂了,这会儿还蒙谁呢?无非就是勇敢的探索追求,不给自己设置上限,挑战突破自我吗?我的确也做到了,今天我获得的一切不正是鲜活的例子吗?
无可否认,你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你默默奋斗的汗水辛劳,这一切都值得尊敬。然而在最初的最初,当那座灯塔亮起时、为自己建立目标规划时,你是否听从的是内心的声音?又是否被层层束缚?或许你会说,外在的社会评价是当初考虑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你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给出的答案。真的是吗?“我...大概不是学术研究的料哎,那我去实习找好工作!” “我是学英语的,都说国外教育学好申请,工作机会又多,看了一眼研究方向,差不多合我胃口,好!留学申请这个!”“我应该/可能 擅长/喜欢这方面吧,似乎还挺不错的。”在设定目标之前,真正了解自己吗?真正了解这个选择吗?是如何了解的呢?有多了解呢?很有可能,这还是在一种高中思维下判断和决定之后的人生,凭着自认为对自己的了解,急于为自己选择路径,获取安全感和满足感,重新躲入“目标明确、方向清晰、好好奋斗、超越自我”的舒适区内。
迷茫困境,就是身处不确定感、失去掌控的恐慌焦虑感的不舒适区。人们常常摇旗呐喊:“我们要跳出舒适区!我们不满足!我们要挑战自我!”而迷茫困境的焦虑正是被迫跳出了舒适圈,一部分人一边喊着跳出舒适圈的口号,一边又钻进了“目标+奋斗”的舒适圈内,并将自己一次次的刻苦看作是对舒适的一次次挑战。
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解决焦虑,终究会产生上文提及的自我怀疑和人生虚无之感,不明白自己奋斗的意义。然而,倘若不给自己过早地设立目标、过早地设置限制,而是真正地战胜焦虑不舒适,或许会拥有更多可能性,活得更明白。
迷茫困境中焦虑不舒适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意识到选择是常态,不确定性是生活的本来面貌。看得见的未来不叫未来,未来一定是看不见的。它的可能性、多样性正是它的迷人之处,而非应引人焦虑之处。假若你是一位帅气多才的青年,仰慕一位美丽的妙龄少女,你越是不了解她你越好奇,她越是丰富百变就越是迷人。你会因为想了解她而不得,感到抓耳挠腮,却也会因此被更加吸引。对于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是相同的道理。查理·芒格最初以物理学为专业,而后进入法学院成为律师,又从法律界转向投资;毛泽东选择学校时,在不同学校间交学费、退学也曾举棋难定,后来泡图书馆、领导中国革命运动。这些恐怕都不是设好了限制、预设好了道理吧?即使你说这些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离咱们远得很,那身边总有工作领域和所学专业毫不相干、两个跨度极大的行业间转行的例子吧。
学会去看到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迷人之处,正常地接受它是一层一层把不舒适圈厚障壁打破的第一步。而珍惜大学校园里的自由和探索的低试错成本,彻底摒弃速战速决的战略便是接下来需要做的。在深入了解本专业知识之外,利用通识教育的机会或是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通识教育,了解其他专业、学科的内容,既是发现自己兴趣的途径,又是通过基础学科为人生奠基的手段。带有责任感地体验、参与校园各类活动,尝试社会实习,接触互联网创业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和实践思考多样性之于自身,从接触的人身上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你对自己的了解才不会来源于“我觉得、我以为”,而是真正地做过什么事、学习过什么内容,从中重新自我认知、自我定位。在过程中对选择的解构性思考和对目标的反省,比匆匆忙忙地定好方向更为重要和合理。
《她比烟花寂寞》这部电影中,始终活在优秀的姐姐阴影下的妹妹刻苦练习拉大提琴,终于成为职业音乐人,声名赫起。然而姐姐放弃事业,全心投入家庭生活,妹妹顿感缺失,自己努力追求来的被别人如此轻易地放弃。姐姐对妹妹说的一句话引人深思:“离开了大提琴,你只是个孩子。” 没有了社会角色,妹妹就只剩空白,她的自我里什么也没有。同样,来到大学之后,拿掉学校的标签,拿掉“xx部长”,拿掉“最佳提琴手”,褪去所有的社会资源,所剩下的你,才是你真正的自我。那么,到底“自我”这个赤裸裸的盒子里装了怎样的你呢?大学,正是寻找自我、构建自我的重要时期。这才是生命的内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此,你发现这篇文章真的没有广告。
开个玩笑,这不是重点。希望在焦虑中的你,误入舒适圈的你,能够将令人焦虑的未来看作迷人的少女,采取打破不舒适圈应有的行动,实现自我内核的构建。如果你说,这些很好,现在我都知道了,可接受起来有个过程,我还是慌,怎么办?一位从心理测量领域跨越到认知科学领域的前辈的话或许对你有用:“我更建议的是,从好的学习习惯系统、好的知识创造系统等‘细节正确’的事情入手,保证每天有心流产生。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希望自己成为厉害的人。但实际上这点不重要,因为你永远会碰到比你更厉害的人……你难以预测自己的未来走向,全神贯注,拼搏当下,获得自增长。……我不喜欢做长期规划,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么我的长期规划就是成为一名内在动机驱使的人。”
祝你在迷茫困境中找到出路,真正地由内而外打破不舒适圈。
祝你成为更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