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背后的故事

作者: Sunny阳光自信的巧克力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18:20 被阅读0次

        特别开心,今天又是周末了。周末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放假的时间,不用做饭,不用洗碗,不用做家务,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阅读、写作、读经典、喝茶、绘画!

      那么你会好奇的问:那谁来做饭,谁来做家务呢?答案当然是我的小情人和先生来做!先生不会做饭,他负责洗碗和打扫房间;做饭就落在儿子的头上,儿子也非常乐意做饭,他不想洗碗;平常基本上是先生上班我做饭不洗碗,都是儿子洗碗!

        为什么要让儿子周末做饭?首先是培养儿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父母辛苦的付出,感恩国家的庇佑,感恩大自然赋予的食物,感恩母亲辛勤的烹饪;其次学习独立烹饪,培养儿子对事情轻重缓急的掌握。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能自己独自做出一道道美食出来。在做的过程中去学习时间的规划,哪些菜先做哪些菜后做;饭是什么时候煮;每样菜的比例是多少;食物的色彩搭配;以及使用厨房的物品后及时归位,这样厨房就会看起来干净整洁;当然不是做一两次饭就可以完成,需要多做,不停地反思和总结才会有提升。再次一定要儿子学会做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为了在这个温柔与残酷并存的世界里,用美食与能量治愈自己。

      事情真的会朝自己想的方向发展吗?今天吃饭时就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儿子在准备午餐时,就安排我帮他削土豆皮,让爸爸帮他剥大蒜!可是被我们拒绝了,我们的理由就是今天我们不帮他打下手,全程让他自己一个人掌控,看看效果怎么样?儿子大不高兴:妈妈,你平常做饭的时候,我都经常来帮你削土豆皮,削黄瓜皮,剥大蒜,为什么到我做饭时,就不能帮我削皮?我笑着说:今天就试一试,我们不帮你打下手,什么时候能吃到饭?儿子不以为然:那什么事情都要我亲力亲为,吃饭的时间就有可能往后推,估计两点过才能吃到午饭。我笑着说:没关系,反正十点半才吃的早饭!晚一点就晚一点!吃儿子做的饭,就是要等的,要饿的!儿子就把我的手机拿过去看一下,自己做的午餐需要哪些食材:发现家里没有红椒和青椒,鸡蛋也用完了,就出门去小超市买。买回来以后就开始把鸡胸肉切丁放佐料码好,然后我发现儿子在桌子上切青红椒:为什么不在菜板上切?儿子告诉我:菜板上有淀粉弄不掉,你们又不帮我,我一个人弄不干净,反正你都是吃现成,管这么多干什么?我说:好好好,不要把我桌子切坏了!儿子边烧鸡肉边切土豆,当然土豆切的很大块。儿子弄好以后就叫我们吃饭,我问了一句:米饭做好了吗?儿子拍了一下脑袋:忘弄了,没看到米饭。我告诉儿子:蒸格上剩有昨天的米饭。儿子让我们等一会儿:马上去切了一些火腿丁,把剩的米饭炒了一下。做完这一切,儿子喊:爸爸妈妈吃饭了!我坐下以后,夹了一块红椒,放在嘴里慢慢的嚼:嗯!味道不错,宝贝今天辛苦你做饭了!先生走过来,拿着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你看看你炒的这个菜油都要流出来了,你看你切的这个土豆好大一块,怎么吃?儿子觉得特别委屈,拍桌子:不好吃,你就不吃!先生说:说都说不得你了!你不就是为家里面做了一顿饭吗?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两人之间剑拔弩张)……儿子哭起来,筷子一丢:我不吃了!先生也非常的生气:不吃就算了!儿子哭着回了寝室,在外面听到儿子哭的声音。先生坐下以后,一口饭也吃不下去,过了一会儿,先生走进儿子的房间,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对不起,爸爸刚刚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出来以后,先生慢慢的吃饭!儿子被先生说的那种心情我能理解,以前我把饭菜做好以后,先生一口没有尝,就开始指责我油放多了,菜又煎少了……感谢的话一句没有,全部是指责。我心里也非常的难受,冷静以后也跟先生提了我的感受: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婚姻需要大家共同维系,希望他在表达方式上关注一下我的感受。过了一会儿,我走进儿子的房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紧紧的抱着他。儿子哭得很伤心:我做的一点都不好吃!我抚摸着儿子的背:你已经做的很好吃了!刚刚我不是表扬过你吗?儿子哭着说:妈妈,你先去吃饭吧!我吃不下去,先写一会作业,过会再吃!

        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到:儿子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美食的制作,值得表扬!虽然做菜有些不足,但是相信儿子会做的越来越好。不足的地方就是:对着爸爸拍桌子,横眉竖眼吼爸爸。忘记了爸爸是他的长辈,忘记了尊重。

        先生教育儿子没有错,觉得儿子应该接受挫折教育。如果被父母包办生活的孩子,如同生活在真空罩子里,生活中一点疾苦都会成为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能因为儿子独立做了一次饭,他说话的口气就是家里的老大,谁也不能说什么,他的眼里就什么都没有了。先生也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经历的所有苦难,就像一颗颗珍珠,他会在未来找到一根线,把它们全部串联变成美好的项链。不要求先生的教育方式与我的教育方式一样,但是希望先生和善而坚定的态度,与儿子一起探讨解决矛盾的办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教育就是一个罐子,我们回到罐子,回到生命之初,去看看那个时候的喜怒哀乐,情感碰撞,去感受自己,去拥抱孩子,你会发现,家庭教育中所有问题的本身都不是问题,我们如何面对它才是问题。爱是家庭教育的唯一真相。

午餐背后的故事 午餐背后的故事

相关文章

  • 午餐背后的故事

    特别开心,今天又是周末了。周末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放假的时间,不用做饭,不用洗碗,不用做家务,只做自己喜欢的...

  • 午餐盒子背后的故事

    从今年第一学期开始,我会时不时的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每天早上给两个孩子们准备的午餐。第三学期开始就每天都发,像打卡一...

  • 3天2夜免费团

    001 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002 免费的背后是无价的时间和套路营销。 003 营销就是讲故事,故事有新意,也...

  • 午餐的故事

    连续几天的食堂生活,看饭堂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昂起的一张张自信的脸,活力四射,满是青春的印记。...

  • 2018-05-31

    诗和远方的背后 是一碗炒粉的午餐

  • 上架Appstore背后的故事

    上架Appstore背后的故事 上架Appstore背后的故事

  • 目录

    背后的故事—我们一直在1 背后的故事—我们一直在2 背后的故事—我们一直在3 背后的故事—“神秘”救援队

  • 《故事背后的故事》

    听蔡朝阳老师解读《小王子》的课,在讲作者埃克苏佩里的生平时,提到了C·S·路易斯,也有一颗童心,才写下了魔幻童话...

  • 故事背后的故事

    今天,全课程研究院专家、南京赫贤学校中方校长王云到我校为全体语文教师举行了整本书阅读专题报告会,并展示了一...

  • 故事背后的故事

    《人淡如菊》这个简单的故事,从写作初稿到修改,前前后后花了不少时间。它应该是自我在简书写作开始,花时间最长的一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午餐背后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ys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