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经济发展离不开全方位和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我们可以看出新疆城市经济增长已凸现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但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投入(人均产出)。
论文关键词:基础设施投资,城市经济增长,劳动力投入,C-D生产函数
一、引言
经济发展离不开全方位和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唯有具备了充分的基础设施投资才能形成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社会资本,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提高个行业的产出水平。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这个规律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它指引着经济学家和政府研究制定符合该规律要求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微观调节政策。新疆地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但新疆的经济发展却要落后于西部的有些地区,不过新疆有其自身的优势,新疆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分布稀疏、人口较少,因此不仅需要研究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需要对新疆这个特例进行专门研究。多年来新疆享受了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的财政和种种行政支持城市经济增长,但新疆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基础设施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国内相关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计量分析,因为各自分析角度的不同、统计口径的差别和其它方面的原因,结果都不尽相同。本文使用狭义基础设施的数据,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计量。
二、文献回顾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逐渐意识到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开始加强对基础设施与经济长关系的研究。钱家骏、毛立本(1981)开创性地在我国经济论界引入了“基础结构”这个概念,认为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贡献难以量化致使人们对它不够重视,应将基础设施作为一独立研究对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我国基础设施的滞后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经济理论界着重研究了基础设施对经济长瓶颈制约生成的原因及对策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具体内容有: 1.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刘永进(2009)指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经济高速增往往与基础产业瓶颈约束结伴而行,最终导致经济增长难以继,被迫进行调整,认为形成基础设施“瓶颈”的原因主要是,基础设施自身来讲是需求压力与生产能力的经济技术障碍,体制来看是比价关系与发展战略的深层掣肘,是政府机制与场机制的“青黄不接”。张望(2006)阐述20 世纪 80 年代初政府提出实施优发展基础设施战略,20 世纪 90 年中期基础设施投资局面未根本改变的现实时,指出我国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根本原在于其市场化进程滞后于整个经济包括加工工业的市场化进程。2.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的演进。陈国辉,李湛(2006)认为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有紧密联系,提出了对不同历史期投资结构合理性的判断方法。赵坚(2004)通过对社会间接投资与直接产活动的数量关系的建模分析以及二者之间结构效率的定描述,认为发展基础设施可加快经济增长,并提出了发展我基础设施的思路论文网站大全。3.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张钰亭,刘得旭,王 敏(2007)论证基础设施是区域经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李伯溪、刘德顺(2005)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水的区域差异,认为对区域收入差异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是那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和影响劳动者的区域和企业选址的基础施类型。此外城市经济增长,我国学者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的资金筹措和融资、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管制、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等众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理论基础
1.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
(1)基本特征
基础性。基础设施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其他生产部门进行活动的基础性条件。二是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了其他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自然垄断性。自然垄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具有大量的沉淀资本。每类基础设施用以输送能源、材料、信息或人口等的网络建设和维护费用巨大,是基础设施服务总成本的主要部分。二是规模经济性。即使用同一网络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服务比对不同用户分设不同的网络更为经济节省。基础设施自然垄断的存在意味着在现有的需求水平上,随着服务提供量的增加,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递减。
(2)效益特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益特性与一般工商业项目有着以下不同之处:
第一,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政府行为,政府投资是以社会效益为出发点,绝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效益。
第二,间接效益大于直接效益。基础设施的作用是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而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的不是基础设施的直接效益。
第三,长期效益重于短期效益。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考虑其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所能发挥的效益,另一方面是有些城市基础设施的真正效益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2.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1)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当今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几乎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是具备充足、可靠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调整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结构,大量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尽管如此,基础设施的总体建设水平依然滞后,大大影响了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城市的发展扩张。
(2)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基础
第一,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基础设施服务成本的降低将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和增加收入。当某地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时,生产要素的成本和交易费用将会降低。
第二,施一开始出现就具备的职能之一。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即使城市居民在生活上得到实惠,也使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获得推动力。
(3)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产生聚集效益的决定因素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空间载体,聚集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城市经济增长,而成为一定区域内社会各要素的聚集体。这种聚集体产生巨大的城市聚集效益和广泛的城市辐射力论文网站大全。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首先对指标进行取对数,以消除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之后对数据进行单整检验,再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即对数据进行回归后所得的残差进行ADF检验;在检验是否平稳之后用一级两步法检验,通过对新疆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数据一系列计量分析得到结论。
(二)经济模型的设定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按照巴罗的模型,如果一地区人均产出的增长可以被看作是劳动力投人增长和技术步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看作是资金投入增长。根据假设条件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本文进行分析。C—D生产函数使用的假设有三个:1.生产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2.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3.资本和劳动均存在边际收益递减,不变,递减。事实上,现在的经济学家经常研究含有多个投入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譬如,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的投入加进去,就可以用来研究资源经济学或者可持续发展问题了。
经济系统本身是个复杂的系统,经济增长也是个纷繁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投入(人均产出)。为了考察新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借鉴C—D生产函数,以新疆1990年以来的经济数据为依托。建立如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模型,以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Y = F(K,L,A) =A(t)(1)
其中:Y代表产出(即GDP),K、L分别代表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投入,A(t)主要包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资源配置、体制变革、政策法规、管理决策以及随机因素。本文将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综合在全要素生产率中反映。、为2个正(>0<1),当时生产属于产出的规模经济递减城市经济增长,时为规模经济不变,时为规模经济递增。和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所得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