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荆浩在《山水节要》(传)中提出“远取其势,近取其质”,黄宾虹先生说:“中国画有三不朽:一、用墨不朽也;二、诗、...[作者空间]
书画品味,品的韵味、意味而已。韵味已经谈过,下面说说意味。 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认...[作者空间]
书法品鉴,除了技法层面的鉴别外,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精神层面的领会,可称之为品味。书画品味,品的什么味?韵味、意味而...[作者空间]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的的艺术,它像所有的艺术一样,从本质上来说,是心灵对宇宙的观照、是思维对自然的超化、是个体对生命的...[作者空间]
一直怀有对“杂乱”的审美冲动,也一直抱有对杂乱审美心理的疑惑,由此关注到传统音乐中的“求噪”现象。 音乐是声音的艺...[作者空间]
中国古典舞蹈中有许多要诀,完全适用于书法。 “心里没有,身上白走”,是说舞蹈动作中意念、感觉的重要性。要通过自觉的...[作者空间]
拳法与书法相通,太极宗师杨澄甫先生的拳经完全可以运用到书法上。 松:澄师每日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作者空间]
蒋一谈出了一本《截句》诗集,提出一种新文体——截句。据其说,截句之截,源自截拳道之截;截句之句,与中国古典绝句、日...[作者空间]
托尔斯泰说:“感染不仅是艺术的一个标志,而且感染力的程度也是艺术优劣的唯一尺度。” 恩斯特·卡希尔说:“我们所有的...[作者空间]
一、美的性质 柏克说:“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朱光潜说:“美是客观方面...[作者空间]
赫尔德在《论美》里把美看作生命和人格在艺术品和自然事物中的表现,例如“一条线的美在于运动,而运动的美则在于表情”。...[作者空间]
二、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康德依传统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知、情、意三方面,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作者空间]
一、古希腊、罗马,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和谐。“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作者空间]
亚里斯多德提出悲剧、音乐、诗等对情绪的“净化”说,朱光潜认为:“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和其它艺术,使某种过于强烈...[作者空间]
一 罗丹说,艺术所认为美的,只是有特性的事物。他说的特性指强烈的真实性——两重真:外表的真和内在的真。而艺术所认为...[作者空间]
行为艺术,常人认为是搞怪、胡闹。有评论家认为其有严肃的思索、深刻的寓意和超前的思想。 我以前说过:人类一直在突破限...[作者空间]
由于上一篇涉及艺术,引发自己对艺术与美的更多瞎想。 复杂的工艺,对技艺的高难度要求,难到常人难以想象得程度,这种工...[作者空间]
刚知道俞心樵这么个人。俞心樵说:“要尊重每个艺术家的表达权,因为表达以及怎样表达这是艺术家应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