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与美艺术之家书法
书画品鉴之二——气韵生动

书画品鉴之二——气韵生动

作者: 我才是龙卷风 | 来源:发表于2021-01-09 06:07 被阅读0次

书法品鉴,除了技法层面的鉴别外,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精神层面的领会,可称之为品味。书画品味,品的什么味?韵味、意味而已。

韵味是什么?韵由气而成,其味在于生动。

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郭若虚评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其中“气韵生动”,更是成为千余年来书画创作的基本要求、书画品鉴的首要标准。

一种通行的观点认为,“气韵”即气质、风格、精神、风致等等。这种理解太虚化,让人无可琢磨,无法把握,难以指导书画创作实践。                     

“气韵”,气是韵的本体,韵由气决定。清唐岱《绘画发微》谓:“六法中原以气韵为主,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方黛山《静居画论》亦谓:“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老杜云‘元气淋漓幛犹湿’,是即气韵生动。”

气是什么?中国传统“元气论”认为“气”是构成万物与生命的本原,充溢于宇宙,充溢于人身。葛洪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气以生者。” 庄子曰“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天下一气耳。”孟子说“气者,体之充也。”气就在我们自己身上。管子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 气是生命活动的表征。

韵是什么?《说文解字》解“韵”为“和也”, 指音乐中韵律、节奏的和谐状态。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 我觉得,韵的物质形态是律动和节奏韵的最高境界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黄庭坚评李龙眠的画时说“韵者即有余不尽”,又说“观魏晋间人论事,皆语少而意密,大都犹有古人风泽,略可想见。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蓄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 宋人范温说韵是“行于简易闲谈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韵的精神追求是“有余不尽”,即有余音、有余味。因此,韵味,我认为就是律动和节奏已经终止后仍萦绕耳边让人回味的余响。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韵之和,要通过“冲气”即气的运化来达到,自然万物之和皆如此。书画作品的气韵也是气的运化的结果,气运而成气韵。

书写过程中,气如何运化?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 志即意也。气的运化过程,表现在书法,就是以意帅气,以意导气;以气使笔、以气运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以前总认为古人所说“以气运笔”是故弄玄虚,现在知道古之人诚不余欺!

笔力乃气行所生之力,非指筋肉蛮力。有气为活笔,无气为死笔。以气运笔,自然有生命、有生机,才会生动;以气运笔,自然会形成韵律和节奏,韵味也就出来了,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书写的过程,期间静心澄怀,关注当下,找到气感,笔圆气顺,韵乃天成。

笔圆,既强调中锋,亦是强调笔意、笔势。圆则气顺,圆则聚气涵气。宋应星《论气序》中说:“圣人制乐器,其形多圆而无方。其义何居?曰:此即聚气涵气之说也。”这说的虽是乐器形制,但道理相同。

气的运化过程中,百人百性,气质不同,禀赋有别,运化的效果自有分别。个人禀赋气质的差别,体现在作品上就是气息的差别。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士气即书卷气,妇气即妆奁气,兵气即霸横气,村气即鄙野气,市气即奴俗气,匠气即馆阁气,腐气即头巾气,伧气即粗鲁气,俳气即才巧气,如此等等。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提出:“画忌六气: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二曰匠气,工而无韵;三曰火气,有笔仗而锋芒太露;四曰草气,粗率过甚,绝少文雅;五曰闺阁气,描条软弱,全无骨力,六曰蹴黑气,无知妄作,恶不可耐。”康有为说:“夫艺业唯气息最难”,因为气息高下,属字外功夫也。

书画气息似乎存在着两种理想:曰含蓄蕴藉,气韵生动;曰沈著痛快,气势磅礴。刘熙载云:“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沈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为书。”

我感觉,南帖主韵,深意出气韵,气韵内含;北碑主势,纵情出气势,气势外显。王羲之说“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追求的是气韵。王铎说“每书当于谭兵说剑,时或不平感慨,十指下发出意气,辄有椎晋鄙之快。” 追求的是气势。

考诸书法史,帖学的气韵受到无限推崇。因为“和”乃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大特征,中国古人崇尚中庸和谐,内敛不张扬,气韵具有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更符合古人的生命追求。

书法的“气势”,王铎、傅山是“作势”,风樯阵马,长枪大戟,笔墨横飞;冯师所言“字如蹲虎”,是蓄势,在于“盘马弯弓惜不发”。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何尝缺气势。

黄山谷说:“余尝评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然似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耳。”气韵与气势,一语而高下立判。

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里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形者方圆平扁之类,可以笔取者也;势者转折趋向之态,可以笔取,不可以笔尽取,参以意象,必有笔所不到者焉;韵者生动之趣,可以神游意会,陡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也。性者物自然之天,技艺之熟,熟极而自呈,不容措意者也。”这说的虽是画,于书亦可参悟。

不论气韵还是气势,都离不开气。气有先天之气,有后养之气。书画涉及采气、养气、调气、行气,关于采气、养气,不过是知、情、意的修养,关乎学问品诣,不欲多言。关于调气,蔡邕曰“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王羲之曰:“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思。”即是也。行气,是书写过程中气之运化,前已有述。

总之,“书之大局,以气为主。”(王僧虔语),石涛说:“点有风雪雨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干燥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自如烟点,有胶似漆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噫!法无定法,气概成章矣。”气之于书,岂细故哉!

不论帖学气韵还是碑学气势,都要在沉静中见出,沉静的状态是根基,心不沉静,气无根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画品鉴之二——气韵生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dx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