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间最繁华处,莫过于皇城内,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人生最巅峰处,莫过于皇权在握,举世皇权,尽归吾手,逆吾皇道者,定杀不留,尔等可耐我何?
二
北淮终于打败了南虞,最终赢得了天下。这是一场持续了二十年的战争,这是一场双方最高权力者为了各自的私欲编制的最大谎言,于是底层的人民煎熬了整整二十年,现如今才得以解脱,最终北淮赢了这场阴谋,而帝王也从四十岁的壮年变成了六十岁的老头了。
在这场被誉为伟大的战争中,萧释无疑是最大的功臣,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是整个计划制定基本上是他完成的,所以他被誉为北淮有史以来最狡猾阴险之人,居功至伟;还有一个人也是战功赫赫,整个计划的执行者石戬琛大将军,所以他被人成为北淮帝王最强的长矛,军功无数。
北淮定鼎天下之后,改国号为大淮,定都淮洛,称大淮元年。
天下已定,该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于是萧释被封为相国,总掌天下内务;石戬琛被封为总兵,总统天下兵马,两人一时风光无限。
三
自古以来,处巅者危,势丰者亏。
龙栖阁中,大淮帝王端坐于皇座之上,认真的批阅奏章,一旁的侍从小心伺候着。尔久之后,侍从轻声的对着帝王说道:“吾皇,该吃药了。”侍从恭敬的端着药递了过来。
帝王这时才放下笔,轻声呼了一口气说道:“放案上吧”
“诺”,侍从轻声答道,小心的将药放到案上。帝王坐直身子,端起药,轻轻的吹了一口气,然后一口气的喝了下去,接着接过侍从送过来的清水漱口。等着一切安静的完成之后,帝王这才开口问道:“最近有什么消息吗?”
“回吾皇,二位大人并没有什么异动,和以前一样。”
帝王听到回答之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的神色,而是起身站起来了,而侍从连忙弯腰扶着来到挂在墙上的天下图前,看着图沉吟一会儿说道:“你说吾归去之后,帝子能否震慑的住朝纲?”
侍从听到这里,连忙跪拜说道“奴才只是一介侍从,不敢妄言朝政,奴才惶恐。”
帝王看着侍从跪伏在地上,轻声笑了一下,说道:“算了,不让你为难了,你起来吧。”转身回到案前继续批改奏章,而侍从小心的擦了一把汗,回道:“谢吾皇”。
继而这里恢复了平静,只有帝王翻阅奏章的声音。
过了良久,忽然门外传来守卫的禀报:“启禀帝王,萧相国求见。”
这时的帝王并没有抬起头来,也没有说话,站在旁边的侍从见这等情景,便知帝王不想见,于是准备走到门口去回了侍卫的话。
当侍从走到一半时,帝王淡淡的说了一句:“让他进来吧。”
“诺”,侍从连忙转身弯腰回道。
尔久之后,萧相国进入龙栖阁,先是安静的一丝不苟的对着上首的帝王行驶跪拜大礼,而帝王并没有中途打断他。
“叩见吾皇,吾皇万岁。”
此时的帝王才抬起头来看着跪在下面的萧相国,站起身来走到他的身边将他扶起来,笑着说道:“相国,你是吾的肱骨之臣,以后私下就不要行如此大礼了。”
“谢吾皇,臣惶恐,但是礼不可废啊。”
帝王并没有接话。“今日微臣是想向帝王禀报一件事。”相国弯腰对着帝王行礼,恭敬的说道。
“哦?什么事?”,帝王深邃的眼神,轻轻的看了一眼相国说道。
相国欲言又止的看着帝王身边的侍从,而帝王看出来相国的意思,于是对着侍从说道“你先下去吧!有事我再叫你。”
“诺。”侍从恭敬的弯腰慢慢退出阁内。
“说吧。”帝王复坐在案前,平静的说道。
“臣刚刚接到密报,南部镇守的军队频繁调动,其中各军中的精锐在偷偷往淮洛这边调动。”
“有这等事?”帝王也是很心惊,如果是真的,那也太可怕了,却是不露神色的回道。
“此事千真万确,这是微臣的密探九死一生得到的消息,消息已经到我这里时,密探已经气绝身亡。”
帝王这次并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看着萧相国,他在等待,等待消息的准确性。
昔日的左膀右臂,已经是朝中的巨擘了,天下一统之后,人民得到了短暂的修养生息时间。暂时没有了外部的压力来源,内部的人就容易生事端,这个道理,帝王很是明白,但是在消息没有确认前,他不敢妄下结论。
看着帝王陷入沉思之中,萧相国不敢打扰,只是静静的站在旁边。良久之后,帝王才开口说道:“吾知晓了,你先回去吧。”
萧相国心中一惊,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事,帝王最终反映却是如此平淡。但是帝王既然要他回去,他只得告退了。
等萧释离开之后,帝王将侍从叫了进来说道:“派人盯着相国府,任何情况,随时来报。”
“诺”,侍从接到命令后就出去了,龙栖阁内复归平静。只留下帝王站在天下图前沉思:萧释行事诡谲异常,吾也看不懂他,忠奸难辨;石戬琛行事上一向光明磊落,天下公认之,忠无疑,却是手中权力过大,吾归去之后,恐会影响朝纲。一时之间,帝王非常头疼,南虞虽然没了,但是北方的蛮族一直觊觎我大淮,所以此二人是动不得的。
四
总兵府,校场内。石总兵刚刚和手下练完拳,坐在亭中,听着已经来了良久的小将禀报军务。
“你是说今天有萧相国的军中密探逃跑了?”石总兵听到消息时,心中很是吃惊,但没有表现出来,淡淡的对着下面的小将说道:“你确定是萧相国家的?”石总兵这时放下手中茶杯,慢慢走到亭外,看着场中训练的士兵们,轻声说道。
“是的,属下看着已经重伤的密探进入相国府的。”小将斩金截铁的说道。
石戬琛得到确认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看着天上蓝天白云,口中喃喃道:“如果真是萧相国的人,反而是好事,想必现在帝王已经知道了吧!”沉吟一会之后,总兵对着小将说道:“好的,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诺”,小将拱手行礼之后退下了。
而站在他身边的副官却是不安的说道:“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
“密探是萧相国的,也许对我们更有力啊,要起风了,我们准备收衣服吧。哈哈哈!”石总兵大笑道。
而它的副官却是不解,却也没有多问什么。
五
朝政殿中,文武百官恭拜帝王之后,开始早朝。
司礼监侍从大声宣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帝王端坐于皇座上,微眯着眼睛,安静的等着。
就在萧相国准备出列时,武官之首,石总兵先一步而出,按照司礼监的参拜礼仪,一丝不苟的完成参拜之后,对着帝王说道:“启禀吾皇,微臣有事禀报。”
原本眼睛微眯的帝王听到他的声音之后,这才睁开眼睛带着微笑的说道:“石卿,你有何事启奏!”
“如今天下已然安定,进来微臣感觉处理军务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想告老还乡,望帝王恩准。”
这番话说出来就像是平地一声惊雷,引来了群臣的一番议论。这是司礼监侍从大声宣道:“肃静,朝堂之上禁止喧哗。”
于是瞬间又安静下来了,只是武官们面面相觑,因为这个事情他们不知道,总兵没有和他们提过。
帝王明显也是被这个消息给懵了一下,却是面不露色,像是在思考什么一样。同样萧相国也是楞了一下,但是立马想到了其中的厉害,这招以退为进,可谓是用的非常好啊,就连他都不得不感叹一声,谁说我萧释是大淮最狡猾阴险之人,我看这石总兵也是不遑多让啊,可是这些话不能说出去,就算说出去也没人信,毕竟这么多年被誉为帝王手中最坚定的长矛。
于是萧相国站出来说道:“禀陛下,既然总兵大人这么说了,臣估计确实是总兵大人身体不适,不如就如了总兵大人的意吧。”此话一出,朝堂震动,就连六十岁的帝王那浑浊的眼中也是闪过一丝精光,却是没有什么具体的反应,而是平静的说道:“此事甚大,望总兵大人三思,毕竟天下虽然平定,但是北方蛮族一直觊觎这我们大淮的丰饶,外患未除,你怎可弃之而去。”于是帝王好言了几句,没有让其他人开口的机会,宣布退朝了。
六
当日朝堂之事,再也没有提起过了。因为此时的帝王已经卧病在床了,旁边的侍从小心的伺候着。
帝王看着陪着自己从帝子到如今的侍从说道:“外面有什么消息吗?”
“回帝王,外面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只不过前阵子有一件蹊跷的事发生了。”
“哦?什么蹊跷事?”
“最近相国府宾客往来甚密,不乏军中将领,甚至禁军统领。”
“居然有这事?他萧释是不是看我这老头子不行了,想夺我江家的天下啊?咳咳咳!”帝王愤怒的说道。
侍从连忙跪下,惶恐的说道:“帝王,保重龙体,消息不过是奴才道听途说的,不一定是真的,所以才迟迟没有报给帝王知晓。”
良久之后,帝王慢慢恢复了冷静,然后疲惫的问道:“石戬琛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总兵大人那边确实没什么动静,和往常一样。”
“那之前相国禀报的调兵的事,是真的吗?”
“禀帝王,这件事是真的,不过是总兵将兵调往北部,防守蛮族的。”
听到这里,帝王心中仿佛松了一口气,心想吾终究还是没有看错石戬琛啊。
重重的呼出一口气,心中像是做了一个决定一样,在侍从的搀扶下,坐直身子,带着丝丝嘶哑疲惫的声音说道:“将帝子与石戬琛叫过来。”
侍从一听,立马知晓,这是帝王要临终托孤啊。
七
大淮三年,帝王驾崩,天下共悲。
帝王遗诏:帝子继承大统,石戬琛负责辅佐新帝王。
同年,帝子登基为帝王,石戬琛权势为万人之上。
大淮四年三月,被誉为大淮最奸诈狡猾之人萧释锒铛入狱,罪名是私通蛮族,同族被处以秋后问斩。
同年七月,萧释莫名失踪,和他一起失踪的有禁军统领江陵。石戬琛发布天下通缉令,通缉此二人。
大淮五年,帝王卧病,实则被石戬琛囚禁。他的狼子野心终于昭告天下。
大淮六年,石戬琛宣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琛,改年号为大琛元年,淮洛改名为琛洛。
大琛二年,大淮帝王,在囚龙阁内失踪。
八
大琛二年,北方淮城,这座城市是当年北淮还没有定鼎天下的国都。
一座府院内,正在酝酿着一场改变天下的阴谋。
定策者三人,一位是萧释,一位是江陵,另外一位是大淮帝王。
“萧相国,只恨当初我父皇看走了眼啊!此次如若能复我大淮,我定为你洗刷冤屈,封你萧家世代国土。”
而萧释只是淡淡的看着大淮帝王,轻声说道:“帝王,我萧释确是一个阴谋家,让人不放心也是正常,当年先帝如此做法虽然寒了我的心,但是我却也能理解。原本我可以一走了之的,只是我不甘心我辛辛苦苦和先帝创下的基业被一个道貌岸然的人给夺去。”
这时江陵感叹一声,苦涩的说道:“只怪当年石戬琛太狡诈,萧释兄早就看出来了他的狼子野心,原本在先帝病重期间,想劝说我提防石戬琛的,而我却没有相信他的话,因为我那个时候也是被他蒙蔽了。”
“后来我才知道,石戬琛用侍从的家人威胁了侍从,可谓是用心之险啊。”萧释感叹一声,像是叹命运如此喜欢作弄人吧,继续说道:“现在的我已经能够理解当年先帝的的高明了,这就是一场豪赌啊!但是无论怎么赌,他都会赢,大淮都会赢。”
“是的。”江陵说道。
三人讨论良久之后。
“那我们就按照计划行事吧。”
九
大琛五年,大淮帝王在萧释和江陵的帮助下,重新夺回了江家的天下。
大淮帝王为萧释一家洗脱冤屈,同时昭告天下,让萧家世代封国,可谓是荣耀无比。
而萧释却在这时再次消失了,只留下一系列的忠臣传说。
同时也为以后的帝王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弄明白的命题,那就是忠奸难辨。
十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畏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网友评论
尔久之后!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