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向中东和西北非传播过程中,英国和荷兰商人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欧洲有关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5世纪。是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从波斯、中亚和印度通往欧洲的大篷车商道,欧洲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香料(肉桂、丁香、姜、肉豆蔻和胡椒)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商品。欧洲航海大探险的一个梦想就是找到一条少有劫掠干涉的、通往富饶东方的海上通道。
在郑和宝船抵达东非的同时,葡萄牙人开始乘坐小帆船沿西非海岸航行。1483年,葡萄牙人到达今天的安哥拉,随后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抵达印度西南的卡利卡特。船员登录时,前来问候他们的是两名摩尔人,其中一位用卡斯蒂利亚语问道:“见鬼,谁把你们带来的?”“基督和香料”,船员答道,对自己的语言传播如此之远大吃一惊。
葡萄牙国王曼纽尔自诩“远征和航海之王”,还是“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的通商之王”。但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则嘲笑他不过是个杂货铺国王。1508年,迪戈·洛佩兹·塞克拉即将远航前往马来亚半岛西南端满勒加(马六甲),曼纽尔听说中国这一国度后,便给塞克拉下达命令,要求他查找有关中国的更多信息。可惜塞克拉没有完成任务。1511年,阿方索·德·阿布尔克侵占了满勒加后,结识了中国商人。1517年,费尔南·佩雷兹·德·安德拉德首先进入珠江内河,到达广州,成为葡萄牙人对中国的第一次来访。
欧洲人有关茶的最早记载见诸威尼斯人拉莫休撰写的地理著作《航海记》。该书于1545年付梓。在介绍了马可·波罗旅行见闻后,拉莫休记述了他在穆拉诺岛(离威尼斯不远)上和波斯商人哈吉·穆罕默德的一次餐叙。这位波斯商人回忆道说:大秦国人喝一种名为茶的饮料,这种茶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他还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把茶介绍给波斯和欧洲,当地的商人都不会再销售大黄了(当时欧亚大陆非常珍贵的药材),而改行经营茶叶了。
1586年,葡萄牙商船离开里斯本,抢在英国商队出发之前开始了环球航行。对历史情有独钟的葡萄牙旅行家佩德罗·特谢拉跟随商船开始了他的环球之旅。在游历了果阿、马六甲和波斯,并从印度经陆路游历到意大利后,这位旅行家在1610年撰写出版了《波斯王》一书,记述了有关亚非民族、人种、自然史、药物学等方面的大量逸闻趣事。这是一本有关远东的重要著作。书中写道:
“土耳其、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叙利亚的人们喝一种名为‘可阿’的饮料。这是一种来自阿拉伯地区形状和小干豆相似的植物种子。人们将种子加工后贮藏备用。汤水颜色深黑,淡而无味。如果细细辨别,可以品出汤水有一丝淡淡的苦味。想喝的人聚集在一个屋檐下,侍者用中国瓷杯把滚烫的汤水端到每个人面前。每个杯子盛有四五盎司汤饮。人们一手持杯,以嘴吹汤,轻啜汤水。喝习惯了的人总说这种饮料对胃有好处,能防止胃胀积食,还能促进食欲。
中国茶在当地很受欢迎。人们用同样的方式享受香茗。唯一的不同是茶是植物的叶。茶树是从鞑靼带来的。我在马六甲见过茶叶,只不过见到的茶叶是枯干的,无法想见原来的形状。据说,茶的益处很多,可以预防中国的饕餮[tāo tiè]们暴饮暴食引起的种种不适。”
1579年,荷兰北部七省(荷兰、齐兰、乌得勒支、格尔德兰、格罗宁根、弗里斯兰、上艾瑟尔)联合成立了尼德兰联合共和国,现代荷兰散发出巨大能量,一下子从以航海为主的工业小国发展成为全球商业巨头。1599年,船长雅各布·科内利松·凡·内克率领舰队从远东返航,带回的香料给他带来了四倍的利润。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正式成立,注册资本600万荷兰盾。1607年,公司的一艘商船将一船茶叶从澳门运往爪哇。这是历史记载中第一艘运送茶叶的欧洲商船。两年后,荷兰人开始在日本九州西海岸的平户采购茶叶。翌[yì]年,这批茶运抵欧洲。史料记载,这是运抵欧洲的第一批货物。
英国人紧跟其后。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613年,公司在平户开设工厂。公司雇员威廉·伊顿曾被派往大村采购木材,在洽谈过程中和当地人起了争执,一怒之下将对方毙于非命。1612年6月22日,伊顿在京都曾写信给他的同事理查·威克汉姆,谈起了这次惨案,还在信的结尾谈到了有关茶的内容。这是有史可查的英国人关于茶的较早的记载:“幸毋忘却买茶,再四托付。搁笔之际,乞万能之主佑泽兄台,福体康安,诸事顺意。”伊顿在日十年,似乎已经嗜茶如命。三年后,伊顿曾写信给工厂主理查·考克斯:“乞兄台转告多明戈君,若市面上还有甘草,务请代为采购若干。多明戈君熟知此草药,乃土人用以混入茶中共同沏泡之物。”伊顿所说的甘草,学名Glycyrrhiza glabra,含有糖分,日本人常用来沏泡茶喝,增加茶的甜味。
有意思的是,中国人最初卖出茶叶是为了按四磅换一磅的比例从欧洲人手里购买紫苏。18世纪的苏格兰医生托马斯·肖特在其专著《茶之自然史》中记载:“荷兰人再次前往中国时,船上装满了上好的紫苏,以此来换取中国茶叶。中国人用三四磅茶叶换一磅紫苏。他们称紫苏是神奇的欧洲草药,认为紫苏有多种疗效,就像印度人尊重麻黄一样。和购买的茶叶相比,欧洲人出口的紫苏数量还远远不够。为此,欧洲人在中国还有现金交易,以八便士或十便士一磅的价格采购茶叶。
163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向爪哇巴达维亚的总督的报告中写道:“一些人开始喜欢喝茶,我们希望每艘船上都能装几箱中国茶、几箱日本茶。”在海牙,喝茶逐渐成为一种社交时尚。荷兰人还把茶介绍到欧洲其他地区:在德国北豪森的药铺里,一把茶叶的售价高达15个金币;在法国,路易十三的首相马萨林红衣主教成为茶的热心拥护者。荷兰人甚至还把茶带到了大西洋西海岸的新阿姆斯特丹,即现在的纽约。
-END-
欢迎关注 饮哲红茶经 微信公众号 SH-YinZh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