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活就像是一篇小说,笔就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们自己就是创造生活的作家,家人和社会就是我们的老师、读者。
小的时候,父母、学校教会了我们最基础的坐姿、握笔、运笔。

稍微长大了,本该由我们自己去书写生活。但很多时候,我们显得那么的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能写些什么。所以家人希望我们书写什么,我们就按部就班地写了;社会的排行榜上积分最高的是什么,我们就提笔照抄了。
家人、社会能教我们怎么写,但写得好却还是歹还得看我们自个儿,因为笔一直是握在我们手里的。我们是创作者,创作的时候开心吗?顺畅吗?最关键的是,创造出来的作品我们自己满意吗?
我们有的时候会潜意识的忘了:小说的第一位读者不是别人,是作者,连自家都无法取悦的作品如何取悦其他读者。大部分人的小说都是游离在社会排行榜之外,无人问津的;再才华横溢的作者,终有一日也会泯然众人矣。家人,是我们的忠实读者,但终有一日会无力再阅读我们的作品。《我们的生活》这篇长篇小说,最长情的读者只有一个:我们自个儿。

每个人的生活正如地上的路,总是有许许多多的岔路口,我们不知道选择哪个方向走。
父母爱我们,所以希望我们一直走得顺顺当当的。顺的路他们走过,所以希望我们也能走过来,崎岖的路他们也走过,所以希望我们别走过去。
但路,每个人终是要自己走的,沿途风景的美也只能由我们自己领略欣赏。别人眼中的花再美,我们也没有办法和别人从一模一样的视角、思维去欣赏,总还是可能会略过他人眼中的美好,因为这一份美好我们欣赏不了。而自己钟情的景色,即使道路再崎岖,只要方向对了,总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豁然开朗的一刻。
当我们不知道怎么写生活的小说、走人生的道路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模范别人眼中的锦绣文章,走父母安排的平坦之路,因为写过的每一个字都是在锻炼我们的文笔;看到的每一处风景,都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写着写着,某一刻也许我们就有灵感了,当我们已经有了灵感了,就应该按照自己的灵感写下去,即使下笔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写出的语句到底通不通顺,但落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们的心声。在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字符,我们该告诉父母、宽慰家人,我们记得父母教我们的每个字的正确书写。作品里的语句也许不太通顺,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独立完成我们的作品。
走着走着,某一瞬也许我们就意识到自己到底该往哪走了。当我们已经有自己认定的前进的道路了,就应该勇敢的迈过去,因为只有这里有我们钟爱的美景。即便没有路,只要我们坚持往前走,总还是能走过去的,因为“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从父母身上所继承的、从社会上习得的一切足够支撑我们在艰难道路上前行。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副画,我们自己就是创作生活的画家。父母、社会给我们打了底色,我们要慢慢学着自由发挥,涂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即使最后所有的颜色搅在一起,变成了黑色,我们还可以撒下白点,绘就银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