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短暂的写作经历
我从4月初开始写作,刚开始就是自嗨,然而自己还以为写得不错!
虽然多数人给予我鼓励,但是我还是听到了一些给我提出缺点的声音:文章在说教;文章像是在喊口号。
刚开始听到这样的声音,是有点难以接受。不过,我因此意识到我可能在盲目自信。
后来,我就有意识地不去自嗨,但是却发现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了!
到了5月底,跟一个写作的小伙伴约定每天至少写2000字,我也不限制自己是自嗨还是写读书笔记,中间还参加了一个写励志文出名的老师的写作课。
也就是说6月份有一半的文章,大概是在被动地情况下,写出来的。但是,我却更加意识到我输出的质量不行。我不喜欢追热点只是一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哪怕追热点,我也写不出别人思考的深度,或者写不出别人那样的金句。
此时,回头看自己之前写的文章,真是看不下去。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一开始哪里来的勇气,写完就发布到简书上了。
中间我实在没有想写的东西,就去看书,做读书笔记。自欺欺人:我也算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吧。
02 阅读重要,学会输出更重要
这么多年缺少输入,我深知自己如果不进行大量地输入,是很难走远的。
通过看弘丹老师的书和听老师的写作课,我知道了豆瓣红人“鼹鼠的土豆”,在老师某次课程里提到从豆瓣上能看到,鼹鼠的土豆度过的书已经六百多本了。
我才知道豆瓣居然有这个功能,我特意去记录了一下,我读过的书,绞尽脑汁想到10本。好多书我只是翻翻,读了一点,却并没有读完。
或者初中偶然有的机会接触过《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等,却太遥远,不记得当时是不是只读了上册。
总之,有印象的书只有10本,这10本中有些非故事类的,我也没太深刻的印象了。
通过弘丹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关于读书,也可以写很多相关的文章,譬如:书评、听书稿、拆解稿等。
当时的内心就是:对呀!既然我觉得目前输入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干嘛不围绕我的输入,进行思考,进行输出呢?如果幸运,还能顺带赚点稿费,何乐而不为呢?
此时,我更加意识到,只输入不输出,可能书就白读了。
于是,在有意识地记录我读了哪些书的同时,我更加急切想学习如何写书评、拆解稿和听书稿。
因为,我从来没有写过书评、甚至以前都没听过拆解稿、听书稿是什么。所以,我看完一本书,真的不知道如何进行输出。
比如我看某本书,当我试着去梳理出书中的主要内容,却发现只凭印象,我只能记住几点我喜欢的东西。
如果再次打开书,把所有的知识点都罗列,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好多内容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于是,我想到弘丹老师,加入了青橙学院,参加拆解稿和听书稿的学习。
03 一个人容易放弃,一群人总能互相拉一把
加入青橙学院,就可以学习之前的课程, 那我为什么还要参加最新的一期拆解稿和听书稿训练营呢?
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很难坚持,一群人能够互相拉一把。
比如,3月底4月初我开始写作,写了十多篇,就懈怠了。但是后来和我互相督促的小伙伴,找到了我,鼓励我,并指引我如何继续坚持下去,于是我又磕磕绊绊地走下去。
6月,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了,却因为加入了一个写作班,老师和同学又给了我一些思路,那一个月写作还算顺利。
加入青橙学院之后,看到之后的拆解稿课程还需要写一篇文章并发邮件进行申请,我丝毫没有犹豫,洋洋洒洒地写了3000字,立马发了出去。
很开心,收到了回复。
我为什么参加拆解稿听书稿训练营期待8月里,我能学会写书评、拆解稿和听书稿。用文字记录下自己读过每本书之后的思想。
毕竟,时间会冲淡一切,文字却可以永久记录我当下的思想和感悟,并将一些有用的思想,分享给更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