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首页投稿
《十八岁出门远行》:十八岁之后,该怎么出发?

《十八岁出门远行》:十八岁之后,该怎么出发?

作者: 芳菲晚 | 来源:发表于2017-12-17 12:25 被阅读1268次
《十八岁出门远行》:十八岁之后,该怎么出发?

文/芳菲晚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先锋派小说家余华的成名作。写于1986年,因当时新闻报道一车苹果被抢事件而引发的思考:年轻人天真而迷茫,年过十八,刚从中学毕业,进入新的社会环境——成人世界,显得格格不入。

小说中的“我”在出门远行的路上,迷迷糊糊,跌跌撞撞,目标不定,前途不明。用自以为是,稀少的以往经验代入陌生而复杂的世界。

这本该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那么十八岁之后,做好了哪些准备,年轻人该怎么出发?此小说,抛给我们的疑团,没有现成的答案,留给我们自己思考。

1

前一晚的十八缕烛光还在眼前飘忽,凝神许下的心愿还在嘴边温热。 从此“我”开启了十八岁的门,步入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口。

第二天中午,当“我”满头大汗跑回家时,父亲刚收拾好一个红背包,忽而拍着“我”的后脑门,这样的敲击欲使“我”清醒,让“我”出门远行。可“我”仍处于跟同伴一起玩乐的兴奋中,还未能缓过神来。

于是一脸懵:我——?“我”丝毫没有意识到十八岁作为成人的意义。去哪里?怎么去?为什么去?脑海里似乎茫茫一片白,就挎包出了门。

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背包里没有地图,没有定位器,没有目的地。父母别无它法,给不了更多,他们唯愿“我”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在出门之后学会独立。他们唯愿“我”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在远行中学会坚强。

麦家写信给留学的儿子说:“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我也不会这么做。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

所以,自己的路,自己摸索着自己往前走。在这条路上,没有快车道,没有缆车,没有云梯,只有一步一级向前向上突破。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远行之路注定是漫漫长长,坎坎坷坷,风风雨雨。

2

美国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说,每一次旅程都是追寻。从结构的角度考虑,每场追寻包括这五个因素:一位追寻者;目的地;声称去那目的地的原因;路上遇到的挑战和考验;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

结合本篇小说,追寻者是小说中的“我”本体,对自己的成长显露出愉悦,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我”格外珍重它们,这一天的旅途看上去很轻松。

世界上的路千万条,跨出家门第一步,朝哪个方向走,目的地在哪里,一路上或许有迷惑,有伤害,有挑战,有恐惧。“我”本该有所预见,然而“我”心中根本没有蓝图。

从早晨里穿过,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我”像一条海浪中的船,任凭风吹浪打,随波逐流。

目的地从旅店,到汽车,最后却变成了汽车里的座椅,很不明朗。路上行人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

一路上车很少,汽车与司机不看“我”,一闪而过。“我”天真无邪地追着车跑,直到车消失,哈哈大笑,甚至后悔没朝它扔石头。

黄昏来临,旅店还没有着落。再次走过去看,汽车正朝“我”这个方向停着。

车抛锚了,“我”没有着急往前走,把找旅店的希望寄托在这辆正在维修的汽车上。

“我”已经不在乎方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汽车就在眼前。

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呢?“我”兴致勃勃地打招呼,递烟,赶紧为司机点烟,以为理所当然地让“我”坐车,他却粗暴地喊滚开。“我”怒吼一声,司机就笑嘻嘻友好地对我,亲切地让“我”吃苹果。

当一群山民过来抢苹果时,司机作为苹果的主人,知道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只求保全自身,老道地忍让,可是“我”却毫无经验可言,路见不平,为他据理力争,却被打伤在地。司机把“我”当笑话,抢走“我”的背包,跳上村民的拖拉机扬长而去。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一直寻找的旅店,竟变成汽车的心窝——座椅。

3

小说在“我”的整个远行过程中,目的地摇摆不定,更未体现出声称的去目的地原因与去目的地真正的原因。所以,这谈不上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旅程,是一次不成功的出门远行。

旅行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封闭已久的心灵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的世界豁然开朗。

既然人生意义上的远行蓄谋已久,为此准备了十八年。那么十八年的时间,做了什么的准备呢?

我们从婴幼,孩童,少年,到成人,一直在不停成长。吃过的饭让我们体格健壮,受过的教育使得我们的心智不断成熟,各种能力逐步提升。

我们生而为人,既要低头走路,又要抬头望天;既要着眼于现实世界,又必须有精神追求;既要有自己的理想,又得肩负起社会责任。

前天,我看了电影《冈仁波齐》,真的被藏民那份虔诚之心折服。导演张杨先生花了一年时间,用纪录片手法拍出来的故事片。讲的是十一个藏族人,从芒康出发,走了两千多公里,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

豆瓣ID名为打回原型而已说,磕过长头,才最体会电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的幕后花絮里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

十八岁之后,我们都该带着自己的梦想,坚定的信仰上路。

相关文章

  • 《十八岁出门远行》:十八岁之后,该怎么出发?

    文/芳菲晚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先锋派小说家余华的成名作。写于1986年,因当时新闻报道一车苹果被抢事件而引发的思...

  • 《十八岁,出门远行》

    带着年少的轻狂,背着重重的行囊,十八岁我出门远行。目标茫然 ,由东到西 由南往北。我像一只孤独而骄傲的飞鸟//不知...

  • 十八岁出门远行

    一列火车朝西开去 我的第一次独立出门远行 就荡漾在湖心 风光无限好 也藏不住一颗少年的心 向西 向西 青春的四年 ...

  • 十八岁出门远行

    漆黑的夜里,火车静静的停在站台。我躺在床上听着一旁大叔的鼾声在车外另一辆火车的轰轰声的包裹中响起又平息。我透过看...

  • 十八岁出门远行

    我们大多都是在十八岁踏入大学的校门,年龄可能相比之或早或晚,但也都相差无几。 第一次出门远行,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

  • 十八岁出门远行

    很多年以前,读到当代作家余华的这篇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从此,我便开始了一个人的幻想时代。 我渴望着像小...

  • 十八岁出门远行

    1 就在昨天赵老四把儿子赵秋生叫道跟前,然后在他周围转了一圈,还顺手拍了拍秋生的背,捏了...

  • 十八岁出门远行

    我从小在上海长大,讲着一口脱都脱不去的上海话,听着从蝴蝶牌收音机里悠悠飘出来的沪剧和评弹,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看...

  • 十八岁出门远行

    文/木子李 看完了余华写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我深有感触,也有一个故事要分享,关于我的18岁出门远行。有人告诉...

  • 十八岁出门远行

    夜晚如期而至,失眠也没有迟到,这段时间四处奔波,只为了那个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梦,在家里人的支持下,我大胆迈出了一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八岁出门远行》:十八岁之后,该怎么出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uy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