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清春不迷茫(一)
01
“喂,怎么了?中午打电话给我。”
“没啥事,你吃饭了没有?”
“没有呢,我刚下课。”
“你知道你弟弟要去上学的事吗?”
“什么?他去上学?我不知道啊!待会我问问他……”
02
弟弟小我三岁,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但他却是家里最早走向社会的那个。当我还在上着高三,他就随着初中毕业而被迫走向社会了。
之所以说是被迫,因为这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且我知道这其中的不公平和无奈。
一六年,离中考还有六十多天的一个周末里,正值榜晚,这时正是人间四月,雨带还停留在华南上空,所以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大雨。
下雨的缘故让原本光线还好的客厅变得很暗,这天家里只有我和弟弟,电器都是关闭的,没有光。我站在客厅里,看不清沙发上弟弟的脸。
几番卧室与客厅的走动,我想好了,我把之前思虑已久的心里话说出来。站在客厅中间,双手插入裤兜,目光聚焦在外面的雨水,我准备好了。
“还有六十多天,还来得及,如果你努力的话,进四中应该没问题,四中的分数线低,你稍微努力一下应该可以,我不想看到你这么早就离开学校,如果不行,就去读个专科,可惜我没有经济能力……”
没有回复,他只是低着头,什么也没说,手重复地拨弄着沙发上的坐垫,许久才停下。
03
两个月后,中考结束了,七月五号那天我问弟弟考了多少分,他望着地上的白色瓷砖,只说了个数字:三百六十多。
他很坦然,这并不是自暴自弃,因为我知道他没有放弃过,只是没时间重来了,这是他所面对的冰冷的现实。
中考结束之前,我在他的空间动态中看到他的一条说说,内容是他对自己班上某些同学影响备考同学学习这种行为的吐槽,以下是吐槽的内容。
“你们不想学没关系,但是别影响其他人,还有人要学习……”这就是全部内容,单凭这点,我就有理由高看他一眼,也有理由相信他没有放弃过。
木已成舟,结果是无法挽回的,但我经常在心中忏悔,没有为他做好一个向导,曾经想要辅导弟弟的愿景也没有去实现。
其实在弟弟初三下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曾有个计划,那会我上高二,已经在学校宿舍住了一年半,本想趁着弟弟最后一学期申请走读,帮着弟弟过完中考这关,至少让他走进四中不至于辍学,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没有申请成功,只能不了了之,这也成了我之于弟弟最痛心的事。
更惭愧的是在他中考期间我竟然连句鼓励的没和他说,周末回家才知道中考结束了,一切都安静了。
其实我是真的忘了,这又印证了那句话,最亲近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说的一点都没错。
堂弟大他一届,中考前一天晚上我说了将近两小时,都是一些经验和鼓励的话。一个邻居也是朋友中考,也是说了一大堆有用没有的话。
唯独最亲近的弟弟没说,总感觉落了东西,怎么也找不回来。每次回忆起这事都得内疚老半天,再叹上一口气。
04
中考过后,一切都归于平静,但这平静仅维持了十多天,又生起了波澜。
父亲是个农民工,公认的老实、憨厚,初中上了一半退学了,没啥文化,不是个有魄力的人,但却是个闲不住而且看不惯别人闲的人。
我记得我妈有一次失业五天没事可做,他就叨叨叨个不停,就因为我妈吃闲饭了。所以你说我弟这弘水能平静的了吗?
弟弟在家呆了十多天,父亲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工作,做个修车学徒。按他说的,人得有一技之长,得有门养活自己的手艺,不然以后怎么成家,还要养家。
因为是传统的师徒关系,听说父亲还给那个老师傅塞了两千一百块钱,目的是多关照一下。
因为刚好是暑假,修车铺离家不远,所以我隔三差五就去看他。其实与其说是看他,不如说是给他一点希望和曙光,让他不至于那么压抑和低落。
众所周知,修车是个苦差事更是个脏活,若非无奈谁都不愿意干。去了修车铺参观我才深有感触,用“脏乱差”三字一点都不为过。
一间屋子四张床睡五个人,修车配件及拆车部件和他们在一个房间,机油味,臭袜子,以及垃圾食品残渣,五味杂陈。
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弟弟只是成了这家店里学徒工的五分之一,并且弟弟代表了这群人中的最高学历。
胖子连小学都没读完,修车时见缝就钻够宽就睡,只有晚上洗完澡才能看清模样。其它几个都是各个乡镇过来的,有小学刚读完的有初中辍学的,但都属于歪瓜裂枣型人物。
就这些,干了一个月不到,他逃了。再也没回去,尽管后来父亲对他打骂兼施,也没起任何作用。
05
闲了半个月,弟弟又通过自己咨询进了顺通,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大型汽修厂,可是工资一个月只有三百块钱,如果不是在家住,这连起码的生活都无法维持。
干了半年,果断走人。
这年春节,比往年冷,但在某人看来一点也不冷,是因为他又有了些憧憬,只要憧憬还在,他的心就是热乎的。
春节期间,刚从温州打工回来的小姨和姨夫来家里做客,饭后小姨说起温州的经历,忘记了是谁,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弟弟身上。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