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一)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4-06-21 05:02 被阅读0次

魏冉,号穣侯,战国时期秦昭王(秦昭襄王)之母宣太后(即芈八子)的异父长弟,秦国大臣。

秦昭王有异母兄荡,先昭王继位,是谓武王。武王好勇力,秦武王四年(前307年)与力士孟说举鼎,折断胫骨而死。

武王无子,诸弟争立,秦国发生内乱。魏冉 在惠文王、武王时就任职用事。

所以当武王诸弟争君位时,唯有魏冉权力最大,于是芈八子与魏冉合谋,立八子所生之子则 (一名稷)为王,是为昭襄王。芈八子也尊号为宣太后。

昭王即位,年少,宣太后主持朝政,樗里疾(武王时的丞相)仍为相,以魏冉为将军,保卫都城咸阳。

宣太后有两个弟弟。 除魏冉外,另一个是同父弟,叫戎,号华阳君。有三个儿子,除昭王外,一个名显号高陵君,另一个名悝号泾阳君,都受重用。还有一个亲族子弟向寿,从小与昭王在一起长大,也受到重用。

魏 冉、芈戎、芈显、芈悝均以贵族身份参与国政,握有重权,时人称之为“四贵”。

总之,昭王即位,满朝文武百官,不少是宣太后和魏冉的亲族。

昭王是靠宣太后及魏冉的权势扶上台的,昭王诸兄弟不服,泰昭王二年(305年),公子壮(即庶长壮)在其他诸公子和一些旧臣的拥护下,号称“季君”,发动叛乱,史称*季君之乱”。

魏冉时为将军,控制着国都的武装,立即发兵平乱,取得胜利,杀公子壮及参与叛乱者以及有不轨行为的诸公子和大臣。

武王王后是魏国人,也被逐回魏国。魏冉及宣太后名声大振。此时,丞相虽然仍为樗里疾,但军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魏冉手里。

昭王是靠宣太后及魏冉的权势扶上台的,昭王诸兄弟不服。

秦昭王二年(前305年),公子壮(即庶长壮)在其他诸公子和一些旧臣的拥护下号称“季君”,发动叛乱,史称“季君之乱”。

魏冉时为将军,控制着国都的武装,立即发兵平乱,取得胜利,杀公子壮及参与叛乱者以及有不轨行为的诸公子和大臣。武王王后是魏国人,也被逐回魏国。

魏冉及宣太后名声大振。此时,丞相虽仍为樗里疾,但军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魏冉手里。

(摘自“中国历代外戚”)


相关文章

  • 魏冉

    赧王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 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羋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魏冉最...

  • 《大秦帝国崛起》之芈月弟弟魏冉的凄惨下场!

    魏冉,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魏冉是芈月同母异父的弟弟,与姐姐相对轻松愉快的童年生活来说,魏冉的童年...

  • 【读书摘录】中国皇帝全传(七十八)---冉魏武悼天王冉闵

    书名:《中国皇帝全传》 作者:善从 内容摘录: 十六国·冉魏 1、冉魏武悼天王冉闵档案: 生卒年:公元322~35...

  • 沉沦109

    老人魏冉眼一瞪,喝道:“要他自己说。” 那人只得回答是咸阳人。魏冉听到浓重的当地口音,点点头,眼睛...

  • 十六国志 | 冉魏篇(七)冉魏建立

    永和六年(350年),石闵想要除去石氏政权统治中原的痕迹,他假托谶文所言“继赵李”的话,更国号曰卫,改姓李氏,大赦...

  • 前燕

    慕容家族 公元350年石闵推翻后赵统治,建立了冉魏,但是这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很短。 公元352年,冉魏被一股鲜卑族势...

  • 令始皇帝如芒在背的秦国外戚(1)

    01 《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记载: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 穰侯魏冉,...

  • 《史记》初鉴 二百七十九

    引:而魏冉最賢,自惠王、武王時任職用事。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冉力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為將軍,衛鹹陽。誅季君...

  • 略读《史记》(五十五)白起、王翦

    13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前257) 陕西人,善于用兵,被魏冉举用,侍奉秦昭王。 前294年,魏冉为国相,左庶长...

  •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英雄’冉闵?

    冉闵(?-352年),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因为颁布过‘杀胡令’而被吹捧为千古一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冉(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xh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