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五章初级防御过程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五章初级防御过程

作者: 温暖如春艳阳天 | 来源:发表于2023-01-16 11:53 被阅读0次
    防御,是指个体在体验周围环境时整体的、自然的、适应性的方式。我的理解也就是人们对刺激事物的反应模式。引发防御的可能情境:1、回避或掌控那些强烈且恐怖的情感体验,通常是焦虑、有时也可能是极度悲痛、愧疚、嫉妒及其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2、维护自尊。

    每种人格的行为都是防御或防御组合作用下的结果,每种人格特征的范围也都包含了从精神病态至心理健康的演变过程。

    在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引入“防御”概念、识别防御有什么用?寻找最初导致不良防御的情景,使患者对这种情景的体验意识化,解释防御的“多重作用”从而削弱这种体验的负性作用,适应环境。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来访者的防御性表达造成了他的痛苦不堪,但对痛苦体验的防卫迫使他们乐此不彼(为什么呢?有一定的动机,满足个体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背后的需要,比如: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认可需要等等。来访者习惯于用固定的选择,换取确定的结果,避免痛苦和焦虑。即使是痛苦的、看不到希望的结果)。来访者试图以防御避免再次体验难以忍受的痛苦,也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概念阻抗

    精神分析学家假设,个体有其自己偏爱的防御方式,依次形成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应对方式。个体对特定的防御方式或防御组合形成自然的依赖,是由于以下四个因素及它们间的复杂交互作用所导致:气质;早年经历;模仿或受教于父母及其重要客体的防御方式;使用特定防御后的获益(学习理论称之为强化)。个体潜意识水平上对防御方式的选择应用实际上是一种“越权使用”(这个“权”来自于哪里?来自于过去的体验?),既儿童期应对创伤情境的习得性防御一旦固定下来,就会对各种刺激产生类似的反应。

    精神分析师总结的防御的特性:1、工作于意识之外;2、其发展与儿童的自我成熟度的发育一致;3、正常人格中的组成成分;应激情境会增加防御的应用;4、有助于减少消极情绪;5、受非自主神经系统支配;6、过度使用可出现精神病理现象。

    精神分析学家将防御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性”“不成熟”或“低层次”的防御,它主要是指自我与外界的边界较为模糊(个体和外部世界区分不清晰,比如,他人批评我,我否认,我认同了他人眼中的我和我自己认为的我是一个人)。另一种是“次级的”“成熟的”或“高层”的防御是指个体内部的界限相对清晰(自我与本我,超我与本我,观察自我与体验自我。领导批评我,我情感隔离想其他事情)。

    原始性防御的特征:缺乏现实检验能力(想象的或者幻想的事物),缺乏对自身之外的事物的独立性和恒常性的鉴别。例如:否认原始性防御,不敢面对现实,自动把愿望认定事实。压抑,知道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得忘掉它,不然太痛苦。次级防御个体与现实更加协调,对自己的感受能够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原始性防御是婴儿本能地感知世界的方式(成年人也曾经是婴儿)我们都会用这样的方式体验生活,我们会否认,分裂,也会力求全知全能。只有当我们缺乏更多成熟的心理技能,或只能僵化地依赖某种原始防御时,才会导致不良后果。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原始性防御来抵御痛苦,来躲避复杂而残酷的现实。我们需要原始性防御机制,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元凶是缺乏成熟的防御机制

    1 、极端退缩

    来源:敏感度高的婴儿,用退缩处理应激。

    适应功能:使个体在较少扭曲现实的情况下逃避心理压力,

    非适应功能:阻止个体去积极寻求解决人际问题的方法。常见于分裂型人格障碍

    2、 否认

    来源:婴儿早期用于处理不愉快体验的方式,拒绝承认负性体验的存在,是所有人面对灾难时的本能反应。

    适应功能:掩盖和转移痛苦情绪,减轻压力,抵制焦虑和痛苦。

    非适应功能:内心压抑的情绪未得到缓解,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常见于轻躁狂。

    3 、全能控制

    来源:在新生儿的眼中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认为外部环境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是相同的,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

    适应功能:相信自己能够影响周围环境,具有自主能力,是个体自尊的关键。

    非适应功能:如果个体一直寻找并享受这种全能控制的感受,而将现实和伦理都抛在脑后。常见于社会病态或反社会人格。

    4 、极端理想化和贬低。

    来源:婴儿早期对自我的全能幻想,会逐渐被养育者是全知全能的信念所替代。婴儿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够保护他们,远离生活中的所有危险,这样成年后我们就很难回忆起当年的惊恐疾病,和伤害袭来时的脆弱,甚至面对死亡危险时的恐惧。

    适应功能:正常的理想化是成熟爱恋的必要条件,然而随着个体逐渐发育长大,将童年时的依恋对象逐渐去理想化,也是分离—个性化的必要程序。理想化还能有助于摆脱羞耻,使自我的缺陷通过与理想客体的融合可以得到很好的补救。

    非适应功能:使用理想化和贬低防御的个体,自尊不再意味着接受自我,自尊沦为使自己日益完美的工具。理想化防御必然导致原始性贬低的结果。常见于自恋型人格。

    5 、投射内摄和投射性认同。

    来源:婴儿难以鉴别区分内部体验还是外部刺激导致的心理感受,衍生出的防御概念。

    投射:内部心理过程被个体误认为来自外部(比如:我喜欢吃苹果,我认为他人也喜欢吃;心情好时,风含情,水含笑。我讨厌某人,说谁谁谁讨厌他)。

    适应功能:缺乏足够信息而无法完全了解他人时,我们倾向于通过投射自己的体验来理解他人的主观世界。良性的、成熟的投射构成共情的基础。比如,伴侣之间的互相理解。

    非适应功能:可能导致可怕的误解和人际冲突。投射内容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或被投射内容是自我的消极和不能接受的部分,会导致人际适应困难。常见于偏执型人格。

    内摄是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婴儿模仿重要客体的行为,是内摄还是认同还是内化?)。

    适应功能:通过内摄对重要他人形成原始性认同。

    非适应功能:内射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攻击者认同”。常见于施虐、暴虐及冲动控制障碍者。

    投射性认同:内部心理过程被个体误认为来自于外部,对方认同这一投射。(比如:我认为她不爱我,我会用行为反馈这一我相信的“真相”,对方接收到这一信号,认同了我的观点,表达出不爱我的行为)。投射性认同是自证语言(我拍手,看不见可怕的大象;我不拍手,大象出来。我只能选择拍手)。

    适应功能:投射性认同应用于乐趣爱的情感时,美好的感受将波及他人,产生积极的效果,

    非适应功能:个体难以区分内心想法与外部现实。常见于边缘水平的偏执型人格障碍。

    6、自我的分裂。

    来源:形成于前语言时期的重要人际过程,此时婴儿经历着与养育者之间“好”和“坏”的互动关系,但尚不能理解养育者同时具备好与坏的特征。对同一客体具有相互对立的感受。二岁左右的幼儿对某一客体要么保持友好,要么保持敌意。

    适应功能:陷入困惑或受到威胁时,会不自觉的求助于分裂方式,来理解自己的复杂体验。暂时减轻焦虑和维持自尊,

    非适应功能:在临床上当来访者表现出绝对的态度,且认为其对立面根本不存在时,我们称之为分裂状态。例如:一位边缘型来访者认为自己的治疗师是无懈可击的好人。常见于边缘型来访者。

    7 、躯体化:情绪转化为躯体形式的过程。

    来源:儿童未能在养育者的帮助下逐渐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他们便可能倾向于用躯体形式(生病)或行动来替代语言,获得利益或者逃避责任。

    适应功能:用躯体应对压力,缓解压力。

    非适应功能:述情障碍。常见躯体化障碍(紧张性头痛、过敏性肠炎、皮疹等)。

    8 、付诸行动:个体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通过不自觉的行动来演示(为什么用演示这个词?)的过程。

    来源:幼儿无需借助语言便能表达内心想法的另一种方式。

    适应功能:有正常的受虐和施虐心理、裸露和窥探需求,会以以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获得愉悦性的满足。

    非适应功能:呈现潜意识恐惧或解离的情感特征。常见于裸露癖、窥阴癖、施虐狂、变态狂以及所有以对抗做前缀的术语“对抗恐惧症”、“对抗依赖”“对抗敌意”等。因痛苦而忘却,却又不经意间演示着个体的忘却。

    9 、性欲化(本能化)。

    来源:个体的生物驱力。

    适应功能:性欲望和性幻想根,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防御方式,用于控制焦虑,维持自尊,补偿羞愧或回避死亡恐惧,调节生活的烦恼。

    非适应功能:性欲化的本质孰优孰劣很难评定,有其个体特异性。需了解性欲化的内容和后果,判断是适应功能还是非适应功能。

    10 、极端解离

    来源:解离是人们面对创伤的正常反应,当面对超乎能力范围的重大灾难,难以忍受的疼痛或恐惧时,人们可能都会以解离的方式应对。

    适应功能:那些童年时期从反复遭受虐待的个体,更是会习惯性的以解离来应对刺激。这类现象被称为解离性认同障碍(多重人格)。人们可以借此隔断痛苦,恐惧,动物和死亡威胁。

    非适应功能:解离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它会在尚未真正受到致命威胁时自动运行,从而严重损害个体适应现实危机的整体机能。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可能会把普通压力理解为危机情境,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出现混乱瞬间,仿佛灵魂出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五章初级防御过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xz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