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变态人格的个体,他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一章作者着重探索精神变态的主观体验和内部驱力,尝试走近精神变态人格个体。
精神变态人格具有连续变态谱系,从重性精神变态(比如:随意杀人、肢解)到轻微的一端(比如,温文尔雅,处事圆滑的人。希特勒?)。这类人的核心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具有明显的反社会特征。Bursten对精神变态人格的诊断标准是,具有“战胜他人”或有意操纵他人的固有观念。作者认为,精神变态人格的诊断与外显罪恶行为并无关联,而与内部动机密切相关(如何通过心理学知识理解精神变态人格个体看不见的内部动机?)。
精神变态人格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驱力:驱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先天性。早期关于双生子和领养孩的研究显示,具有反社会倾向的儿童先天性比同龄人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这类人格偏好追求刺激且“迷途不知返”。另一方面是后天习得。研究发现,早期经历会改变基因表达,基因可被激活或者抑制,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可随个体感知而发生变化影响个体人格。
情感:情感是人类和动物区分开的高级社会情绪,是在和他人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精神变态患者无法通过交际关系来习得各种体验,他们大脑回路中管理语言和情感的区域存在明显异常。他们的情感不容易满足,需要强烈而震撼的刺激体验,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他们缺乏清晰表达情感的能力,他人很难描述他们的主观体验,他们往往用行动代替语言,感受的唤醒无需特定情感(?)。一旦产生感受,不是暴怒便是狂喜。
气质:具有更多的攻击性,偏好刺激。治疗师不能指望通过镜映来访者的潜在感受与之建立治疗联盟。
精神变态患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精神变态性个体利用防御抵御羞愧,以此掩盖自己变态的恶念(为什么?没面子?或者是全能控制被打破?一切事物都为我所利用,被他人发现自己的念头就失去了全能控制的感觉)。缺乏良知,恶意自大,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依恋。他人的存在是自己展示实力的舞台。
主要防御机制:
全能控制:
精神变态患者的全能控制:利用他人是经过深思熟虑且自我协调的,有意为之(劳荣枝?)。
癔症及边缘型患者的全能控制:利用他人,无意为之。目的:维系关系的存在。
投射性认同:不善言辞及情感不知如何表达,通过激起他人身上与自己相同的情感获得理解。
解离:避重就轻,逃避责任。忘记自己的恶行。多懊丧少自责。
付诸行动:付诸行动是精神变态个体的典型特征,反社会性人格者一方面会生性冲动,另一方面又难以体会冲动后的自尊感受。
适应过程:通过防御,缓解或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焦虑。
精神变态个体的关系模式
1、反社会人格者的童年常常充斥着不安和混乱。教条式的严厉管教夹杂这过分的纵容和忽视。
2、童年经历中无人鼓励他们将情绪外化,缺乏用语言表达内在感受体验,也缺乏通过对话理解他人的心理能力。
3、养育者对儿童的情绪缺乏回应。
4、童年不乏物质满足,多有情感的剥夺。比如:当个体出现情绪时,父母会赠予礼物,却从未过理会她的情绪,或倾听他的感受。
5、研究发现,童年期在依恋及随之而来的内化(包括气质和养育原因导致。客体内化?自体客体内化?)失败后,对形成反社会性个体人格产生影响。
6、反社会性个体很少产生心理上的依恋也很少合并好的客体或是认同养育者。他们很难体会爱与被爱。
7、反社会个体会认同自己内部原始的“自体客体”(“恶意自大”?操纵他人满足自己,所有外界事物都是为了满足我的需要。个体在关系中的呈现包括三部分因素:自己、他人和情境)。
8、依恋客体变成恐惧或愤怒的来源。
9、父母或其他重要客体竭力助长儿童的全能幻想(我联想到无敬畏臣服之心),孩子模仿父母“代际传递”。
精神变态个体的客体关系具有不稳定性,迎合性(?)、情感误解(?)、剥削利用及偶尔的暴虐行为。
精神变态的自体
1、生物学基础:攻击性强,导致儿童难以自持,安抚或镜映他人情感。天性好动,难以满足,注意涣散且固执己见。需要父权角色的直接干涉(怎么干涉?)。
3、很难通过养育者(外部客体)的常规渠道的爱和赞赏而获得自尊。
4、内部自我成为唯一能够投注情感的对象。
5、个体的自我表征(自我认识)常常在全能控制和极度恐惧状态之间不断切换。
6、精神变态个体以攻击行为和施虐行为来维持自我感受或减少痛苦和恢复自信。
7、精神变态患者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点是原始性嫉妒,即得不到就毁灭的原始欲望。
8、在生活中追逐目标失败后转为对目标的诋毁,是所有反社会人格的共同特征。其中处于谱系一端的精神变态个体甚至会摧毁吸引他的事物。用毁灭达到真正的占有。
精神变态个体用夸大来掩盖虚弱和嫉妒。
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移情:
精神变态来访者对治疗师的移情:是精神变态人格中掠夺倾向的一种投射,随之而起的是对治疗师的攻击或利用。他们会假设治疗师试图利用自己满足私欲。他们无法理解治疗师热情善意的一面,反而会疑惑搜寻治疗师行为背后“阴谋诡计”的蛛丝马迹。如果他们认为可利用治疗师达成某种目的,便会竭力展现魅力。
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移情:常常表现出无可奈何的震惊以及努力维持自己竭力帮助来访者的初衷或者形象,证明自己的清白。
反移情:
精神变态者对治疗师的反移情:
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反移情:会精神变态来访者产生敌意,蔑视和道德上的疏离。
精神变态者对治疗师的反移情:治疗师对精神变态者的反移情被他们理解成对自己行为的共情反应。敌意憎恨对于精神变态者来说也是依恋表现。
治疗:治疗师不去否认或补偿精神变态者的威胁,而是识别和承受内心的憎恨,感受来访者的冷漠、借此可能体会到精神变态者的内心世界。比如:精神变态者有意贬低攻击治疗师时会激起治疗师强烈的敌意或无助的屈从。治疗师识别这种贬低是来访者对嫉妒的防御,冷静的指出这种恶意轻蔑,有助于治疗。
对精神变态人格诊断的治疗意义
在治疗所营造的持续的、尊重的气氛中,治疗师逐渐解除(?)精神变态来访者的全能控制、投射性认同,破坏性嫉妒以及自我毁灭等行为。
治疗师在治疗精神变态人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坚持毫不妥协的方针(强硬的、不露声色的),包括治疗师坚定的态度、治疗设置的稳固,以及治疗方向的不容置疑。治疗师宁肯因顽固不化而犯错,也不能为展示共情而被来访者视作胆怯。毫不妥协的态度会赢得精神变态者的尊重。
2、绝对坦诚、实话实话、信守承诺,心怀善意,并始终实事求是。诚实包括治疗师认识自己对来访者的消极感受(识别区分是自己的感受还是来访者激活的感受)。
3、诚实不等于自我暴露,自我暴露只会被精神变态者视作意志薄弱。诚实也不是说教,教导他们表达悔意或者愧疚是徒劳无功的。
4、治疗师引导来访者发展更负责的行为,需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带偏见,不追逐名利赢得来访者的尊重(榜样的力量)。
5、能力是来访者唯一尊重的品质,也是治疗师展现的内容。
6、理解来访者,可以尝试使自己具备足够的精神变态冲动,来感受来访者的情感世界。
7、治疗师应将重点集中于增强来访者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形成各恪其职的基调,并由来访者选择,是否想从治疗中获益。
8、严厉而坚定的态度和基本的尊重是赢得反社会性个体合作的决定条件。
治疗总体目标:帮助来访者逐渐靠近抑郁状态(7—12个月婴儿的感受,发现治疗师和自己并非一体,也根本不受自己控制),认识自己和他人有别,并值得自己去关心。
来访者的改变:从利用语言控制他人到运用语言诚实的表达,尝试抑制冲动,逐渐体会自我控制的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