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讲写作:
学习4步走,知道这几点就掌握了写作的方向。
1如何提升写作能力。
自己窝在家里写文章到了一定程度后,会发现水平只能停留在固定的思维层次,比如语言表达上会习惯用那么几种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就那几个维度。那时候就需要找渠道提升了:
第一,我读大量的书,因为日常写作的话题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学科,比如,我日常写作的点跟职场和社会心理学有关系,我肯定会在网上买这类主题的书籍来看,把书中的好的观点都整合在一个专门的文档中,如果自己写到相关的题材,会把这个文档翻出来读。
第二,我有意识在天涯、知乎、微博、豆瓣跟踪一些大V的文章。跟踪久了,每期必看的几个大V就能固定下来,整理他们的观点和逻辑架构,知识就是这么循迹摸索出来的。
第三,主动在网络上晒文章。在萌芽写作阶段,我是不敢把文章晒到网上的,那时候语言和思维表达混乱,整个文章放出来会被嘲笑死,稍微来一点嘲弄的话,我很可能彻底断了写作的心思。当写作到了相对及格的阶段呢时候,就可以找一个网络平台,每周更新1-2篇。
进步这东西,很多时候是被人拿刀在身后刺出来的,虽然见血,但受益更大。网络上的确有人喜欢无脑喷人,但也有很多人愿意指出文章的错误和漏洞。对于我而言,终究是希望别人能够提意见,把我自己看不到的盲区部分点出来,这样才能有改进。
2为什么要写作。
最初决定开始写文章的理由很简单——我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了,表达颠三倒四,语言单调匮乏,人云亦云的情况非常严重。我不知道身处体制多年的朋友是否也会有这种感觉,如果身边人都用体制内那套打官腔说虚话的方式来交流沟通,不出一两年,自己也会被同化。
如果运气再差一点,跟我一样,遇到年龄层面都在40岁以上的本地人聚集的工作环境,他们每日交流的话题就只会把文化圈拉到非常狭小的局面,这种局面下不要指望跟眼界格局学习提升扯上关系。
写作是我能找到的最快速认清自己文化层次的方式,打开一个空荡荡的WORD文档,随便记录一点近期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发现已经写不出来一句像样的人话,这就是最直接的提醒。
3怎么开始写。
凭良心说,绝大多数人写文章是无法成为“大家”的,写作本身是一种帮助自己梳理生活状态的工具,把日常的喜怒哀乐记录下来,写得差些的,就是日志,写得好些的,就是随笔。
而小说或者剧作家,他们首先是通过不停地写去培养写作基本功,然后再通过一定的科班培训去提升剧情创作的能力。
我自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就定了一个硬性的规定,每天都要在电脑上写至少500字,随便什么内容,只要是句子就行。刚开始的1个月很痛苦,一是每次写完几百字回头读都惨不忍睹,内容碎片化,表述糊里糊涂。二是写作情绪低落,常常晚上回家出现抗拒性不写的局面。
我每天都会观察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只要有什么论点,就会立刻记下来,不方便的时候用手机打,方便的时候用电脑打存在U盘。晚上回家之后再把这些内容整理到家用电脑中。如此一来,每天的写作任务很轻松完成。
4如何系统写。
坚持每天记录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吐槽事,帮助我把“写作”这个习惯培养起来了。渐渐地我会不满意这种零碎的写作方式,也会觉得500字的内容不足以把整个吐槽点表达清楚,这时候我就本能地进入到系统写作的状态。
周一到周五,我依然会记录每日的故事,做到简单明了就好。周末就回头看这一周的论点,选择出最感兴趣的那个话题,然后当作命题作文开始写。
命题作文的框架很容易搭,先把吐槽事件的来龙去脉说清楚,然后对此进行个人认知上的分析,比如这事情背后说明了什么问题,事件中每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他们持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最后就是反思,我可以从这件事情当中收获什么启发,未来遇到相类似的事情又该如何应对。
最开始写命题作文,没要求自己写得多么深刻,因为我很清楚一点,好的表达是建立在海量的阅读和深刻的思辨能力上的,我那时候能把故事说清晰,。至于深刻这个部分,靠的是我之后大量的阅读。
怎样写好文章,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进入核心“写作”不是“梦”。
感谢分享!
感谢点赞!
作者:老街讲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