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精进
作者:采铜
摘抄:
适用于团队的木桶理论正好能推导出它并不适用于个人。因为如果一家公司笃信木桶理论,那么它就会要求所属的每一块木板都尽可能长,而不会允许特别短的木板存在。
感悟:
木桶理论在高考时,老师说得最多。因为这个木桶相当于你的每科成绩,如果有一项特别低的分数,整个成绩就会被拉低。
木桶理论最初用于类比团队管理,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分工,一环扣一环,如果有一个最弱的员工,其团队的业绩就会被拉下来。
当认识到自己是木桶理论里的最短版时,会恶补自己的短处吗?最好的结果就是继续拉长自己的长板,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当一个人走入社会,开始工作时,就要注意自己有什么特长,往自己特长上发展,才能获得立足的根本。
摘抄: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感悟:
一下子就想到了“资源交换”。当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时,为弥补自己的劣势,就是不用去管它,或者借助外力来弥补劣势,然后朝自己的优势发展。如果优势遇到瓶颈,找其他同样优秀的人,互相借鉴,互相交换。
资源交换,也得让自己有优势有资源才行,如果都没有,谁会把宝贵的资源平白无故给你,只有大家都在一条水平线上了,你对别人的优势感兴趣,别人也会对你的优势有兴趣。
找到一项特长,并专注地学习他,做到极致,才有机会等来或发现新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