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同事发的朋友圈,他们去了信阳波尔登森林公园,说玩着很开心。不如我们也去走一走?
早饭后出发,导航显示大致两个小时的车程,景点位于鸡公山外围,上学的时候来过鸡公山春游,一晃多少年过去了。但这波尔登森林公园还是第一次听说。
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景区门口只停了五六辆车,端午假期刚结束,人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游客自然稀稀落落。我们出示教师资格证,半价购票,每人二十二元。工作人员询问是坐观光车还是步行,回复他们步行。他们给指示了步道所在,我们沿着石阶前行。
正在诧异这“波尔登森林公园”的名字,为何自带一种洋味?就在入口不远处,有一座标牌介绍,威廉·波尔登是英国的植物学家,他与民国时期著名林学家韩安一起引入原生于北美的落羽杉,让孑遗植物落羽杉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公园内顶梁柱一般的存在。后来成材的落羽杉在民国和解放初做为电线杆和铺设铁路的枕木,发挥过特殊作用。后人为表纪念,把这个原名李家寨林场的地方改为了“波尔登森林公园”。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85582/b3bf79960776c2c1.jpg)
稍往下走几步,就看到了当时四十五名植物学家为波尔登联名修建的纪念碑。虽然字迹模糊,但碑体保存完好。周围高大挺拔的落羽杉冲出山谷,直追山顶。我们感叹落羽杉树形优美,仰头看它凤凰羽毛一样的树叶,却在距离树木不远处发现一些奇异的树棍,暗褐色,圆柱体,柱身疙疙瘩瘩,有点像动物世界里直立的鼹鼠,还有点像猴儿脸或者神仙的手杖,无枝无叶,这是什么新物种?景区为什么不给它们做些标注?
带着疑问继续下行,山谷里溪水混浊,几乎停滞,好久不下雨,连山溪都要断流。这里也有一片落羽杉,整整齐交地站成两行,几个小姑娘忙着拍照,我们仍关注那些奇异的物体是什么?忽然发现一棵落羽杉露出的弯弯曲曲的根部,隔一段就会有这些突起竖起来,原来是落羽杉长出的气根。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刚刚离开家一百公里,就长了这许多见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85582/3f5104ac9b11ef81.jpg)
缘溪前行,纷纷盛赞这森林公园植被茂密,物种丰富,从树下的各类匍匐地面的蕨类植物、各种杂草,到林中的攀援藤条,再到上方各类比高比直的高大树木,遮天蔽日,比我们家乡气温低好多。我们老家麦收后还没有下过透墒雨,秋季作物几乎没有播种,昨天到水库看到水边的杂草都干枯了。身边的清洁工人说这里也两个多月没下过大雨,你看溪水细线一样,上边的七叠瀑若有若无。如果不是少雨,这里一定更好玩。山青水秀,溪水潺潺,是王维可以边赏景边写诗的所在。
溪边闪过一丛红花,是百合吗?近前看看,不是,是萱草,长在山里,好像也多了些灵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85582/2f0c2e6692e96416.jpg)
根据树木上的标牌,又认识了千年青冈木,三角枫等。十二点多,到达水边一处平坦地界,林区在这里设置了一处购物点,卖泡面烤肠,很多人在这里吃泡面,也有铺了餐布野餐的。我们稍事休息,看孩子们荡秋千,一大一小两架水车闲置在那里,少了很多风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85582/5669c62e19863418.jpg)
上边还有一个景点,是竹海。要不要继续前行?一般带孩子的就到此为止,铁伴老公坚持要走完全程,我也觉得要善始善终,可是间或有一两株大树倒在路中间,有些能跨过去,有些则要钻过去,似乎在提醒我们道路难行。
可是不走一走怎么知道?顺着竹间台阶攀爬,环顾四周,这些大毛竹几丈十几丈高,标牌上介绍此地是毛竹能够生长的最北端,毛竹最快一天可以长一米高,十几天就能窜成大竹子,嫩竹竹皮白中带青,一看就是一幅娃娃脸。
林间确实有很多竹子折断了,不知是被去年的暴雪压倒的,还是被今春的狂风吹倒的,我们艰难前行了一两千米,忽然到了景区公路上,再次坐下歇息片刻,顺着公路下山,这比山路轻松多了。快到景区门口,又遇到冯玉祥将军手植的两株法国梧桐,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冯玉祥与韩安是至交,当年在这里开启了兵工造林的先河。
三点半到达停车场,时间很充裕,不慌不忙离开。这波尔登森林公园保持了原生态的面貌,充满野趣,很值得一玩,我们相约下了雨后再来一游。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85582/f2ef44afc530d84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