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重读两论原文,还是收获满满:
- 要想知行合一,一定不能脱离社会实践。
- 持续的进步来自于从静态的知行合一,到动态的知行合一。
- 从特殊到一般(归纳),从一般到特殊(演绎)。前一个闭环是静态的、切片的,更大的闭环(挑战)来自于动态的现实。
-矛盾的法则,是思维的根本法则,要想提升思维能力,一定要对《矛盾论》有很好的理解和应用。
- 对于一个事物如果我们没有看出来它内部对立统一的矛盾(tradeoff,最常见的就是利弊两面),是万万不能说我们理解了这个事物的本质的。
- 理解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解了问题的同一性,才能推动问题转化,“求同存异”,从已知到未知。
正如曾国藩的治事之道:“治事之道三端,曰剖析,曰简要,曰综核。剖析者,如治骨角者之切,如治玉石者之琢。每一事来,先须剖成两片,有两片而剖成四片,由四片而剖成八片,愈剖愈悬绝,愈剖愈细密,如纪昌之视虱如轮,如庖丁之批隙导窾,总不使有一处之颟顸, 一丝之含混。简要者,事虽千端万绪,而其要处不过一二语可了。如人身虽大,而脉络针穴不过数处;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句。凡御众之道,教下之法,要则易知,简则易从,稍繁难则不信不从。综核者,如为学之道,既日知所忘,又须月无忘其所能。每日所治之事,至一月两月又综核一次。”
但还是忍不住要吐个槽:
本来好不容易接受了读经典借助于“拐棍儿”解读,可以帮助自己吸收,而不必纠结于元典,因为当下的自己可能力有不逮。但本书作者的过度诠释让我发现解读也要仔细筛选。
我不需要你们宣讲毛的理论有多正确——我不认为他正确就不来读这本书了。我需要的是帮助我理解毛的理论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应用的。
无奈,可能真的是因为它是一系列教材中的一本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36527/fc4e53f57ed769e3.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