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译文:有子说:“所定的信约必须合于道义,这才是能够履行的。态度恭敬应合于礼,这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亲之人, 这也就可尊敬了 。″
我的感悟:诚信的基础是要合于道义 ,不符合道义的诚信是假诚信,也是可以不予履行的。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儿都应该是在道义的基础上,离开了道义的诚信,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礼法基础上的恭敬才是真正的恭敬,否则就会变成谄媚和巴结。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适,行事勤敏而言语谨慎,能到有道的人那里辩证是非,这可说是好学的了 。”
我的感悟:君子不追求物质生活的丰盛,而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裕。君子在吃住方面没有要求,但做事要勤敏,言语要谨慎 ,和有道的人一起学习辩论是非 ,学习的乐趣就在其中 ,这才是好学的象征 !让我们想到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改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提倡的是安贫乐道的精神,物质的贫穷不叫贫穷,精神的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 ;物质的富有不是真正的富有,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