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1222期【学生习作】

第1222期【学生习作】

作者: 三人行语文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22-08-07 10:39 被阅读0次
              1.游八泉峡

              文/高平三中  郜浩林

      七月长假,日日只是留在自己家乡这个小地方。人们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本着游山玩水的心情,我与家人共赏了太行山大峡谷中的八泉峡景观。

      往返路上的景致都不必说。下午三点,驱车终于来到了景区门前,准备好一切后,我们便坐着游轮前往景区内部。

      在船上,隐隐约约就听到了水声。那远处的潺潺流水声与脚下船桨不断排开的水浪声融合在一块儿,既有如琴瑟绵绵,小水长流之感,又不乏似千军万马,巨浪排开之势。站立于船上,两边都是高峻的太行山脉。凸凸不平、岩石密布的山表面生长着许多野树。夕阳照射在山面上,酷似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老人的面庞。人立于船上,耳闻流水之声,目观奇山之貌,属实有那几分意境!

      在我们正忙着不停按相机快门时,游轮不觉间已到达步行上山道。下了船,踏着由棕色石块、木质栏杆铺就的上山步行道,我们继续向内步行前进。

      走了约莫五分钟,耳旁的流水声已愈来愈响。放眼望去,有一股,不!有多股泉水正奔流不息地流淌。

      眼见此景,我急忙跑上一座小石桥,欣赏那前方的景致:不远处,一幅悬挂于山壁之间的瀑布正飞涌而下,好瀑布!白色无瑕的清水似一条悬挂着的洁白丝绸;瀑布四周因掉落在石头上而不断迸溅的水花和水珠,又似银水乱泼,银珠飞溅。瀑布之下,亦是一条浩荡奔流的泉水。泉水被起伏的石块分成三级,每一级都流水浩荡,声势浩大。那水面中央,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高于水面的石块,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那表面被水冲刷得光洁如镜的石块,既似“水中小岛”,又如那水中大大小小的“钻石”,让人不禁为这清水白石而沉迷!

      来到水中的一块石头上,周围飞溅的水珠落在身上,带来一阵阵夏季少有的清凉。在这峡谷之间,我贪婪地狠狠深吸了一口气,那空气,与外面干燥的空气相比,湿润而又水气十足,令人神清气爽。脚下就是飞流的泉水,我俯下身,用水轻轻掬一捧泉水,那泉水有如寒冰一般阴冷刺骨,但又比任何白色都纯。我将那捧泉水伸到嘴边,用舌尖浅浅一尝,甘甜清凉,沁人心脾。仰头望去,奇山之间藏异水,怪峡之中有甘泉,立足于这奇山异水间,怎能不让人感慨:立足于天地,享受于世外桃源!

      大自然,你果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你用你那堪称鬼斧神工的技艺,开创了片片美丽怡人的江山河水,让人深深陷于其中!我要高声赞美太行山,高声赞美八泉峡,高声赞美大自然!

      【师评】山水是自然之文章,文章是案头之山水。文章用清晰的思路优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写出了八泉峡之美,让人身临其境。(点评教师:张永刚)

                    2.诗圣

            文/高平三中  李思语

        前不久,在书店阅览之时,无意中发现一本《杜甫传》,猛然联想起近日背诵得《月夜忆舍弟》,便起了兴趣,坐下来翻阅一番,领略一下“诗圣”别样的一生。

      杜甫生在开元盛世,又在一个好家庭,衣食无忧。杜家历代为官,从未间断,杜甫天生就才华出众,从小多才多艺,可谓神童。七岁作诗,惊艳四座;小小年纪,便与名流交往甚密。善书法,通音律,妥妥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眼前没有苟且,只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很快,杜甫迎来人生中第一次考试,却遭遇失败。可他年轻气盛,认为来日方长,抛开书本,开启了全国旅游模式,继续快活去了,反正有大把时光。此时的杜甫,逍遥自在,在游山玩水中,灵感迸发,挥笔写下了一首古诗,《望岳》,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他的万丈豪情。

        可命运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唐玄宗诏令天下进行科举考试,杜南满怀喜悦踏上征途,却以崩溃的内心迎来了科考结果---落第。只能留在长安,常与权贵交往,企图谋官却毫无着落。

      机会也曾来临。杜甫写过《大礼赋》,但这也无法挽救。后有了一份县尉工作,也因良知和傲骨辞去,改任为一个看门大爷。一次,他回家探亲,却知幼子夭折,心中大为震憾。他内心无比凄凉,悲愤转化到笔尖,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永世流传,可又有谁能亲身体会到那种透骨的痛呢?

      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的人生再次跌入低谷。战火四起,烽烟不断,家破人亡,国家动荡。杜南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兵荒马乱,心痛不已。名垂千古的《三史》《三别》在此时诞生了,与其说这是诗,不如说是一位老人心头滴的血和悲愤的呐喊。

      他几经辗转,无依无靠,到处漂泊。他建草堂,在大风之时,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定居下来,听闻收复河南河北时,谱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他悠闲,在自在的日子中,吟出《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景不长,杜甫再次开始了漂泊,先活穿迫,无所依靠。在一个夜晚,一只破船上,一个老人孤独的死去了。谁也不知道,一代诗圣,杜甫,与世长辞。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他的诗艺清湛,语言朴质而精炼,沉郁顿挫。它们真实反映出那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读起来让人心中悲愤而涌起力量。

      这,就是杜甫,名不朽,诗千古。

    【师评】知人论世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本文借助《杜甫传》梳理了杜甫的一生,表达了对诗圣的崇高的赞美之情。(点评教师:张永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222期【学生习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dbwrtx.html